熱帶雨林物種非常豐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資源例如食物、日用品、藥物等等,都來自雨林。
與香港只有三數小時機程的婆羅洲熱帶雨林,是世界第二大及亞洲第一大的熱帶雨林,位於分屬印尼、馬來西亞和汶萊三國的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Borneo)。
雨林對全球水土資源的保護及循環非常重要,人類破壞雨林是水土資源失衡的最大元兇。
雨林是「綠色水庫」。它除了可以像水庫一樣大量儲水,也可以像抽水機一樣,不斷地吸收泥土中過盛的水分,被吸收的水分通過樹葉蒸發在空氣中,促進整個地區的水循環、調節降雨量和氣候等等。此外,森林的多層次結構可以有效地分配降水,林冠層能截流30%的降水,剩下的雨水緩慢地滲入林地,補充地下徑流,保持水土。由於雨林中土壤透水性極強,所以雨林中很少出現地表徑流。據測算,同樣是20厘米厚的土壤,在無林地區的在46年之間即可流失殆盡,而雨林中同樣厚度的土壤則需長達570,000年才會完全流失。由此可見,雨林一旦消失,原本它覆蓋的地表將會受到巨大的傷害。
世界雖然還有大片雨林,但面積卻在逐年減少。大量的雨林被人類砍伐焚燒後變成耕地或者畜牧場,又或取木製紙、傢俱和其他商品,甚至在其中開採礦物、煤和石油。事實上,雨林土壤根本不適合開墾成為農地。因為雨林的土壤多呈酸性,營養不豐富,並不適合種植農作物,土地裡的營養經過短短幾年就已經耗盡,再轉型變成畜牧場。可是,失去雨林的土壤不再具備良好的滲透性,因此也不能吸收降雨和保持大量水份,最終被傾瀉的雨水沖走,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雨林消失所引發的水土流失遠不是災難的終點,其後還有更嚴重的連鎖反應。科學家估計,如果婆羅洲的熱帶雨林消失,地表溫度將上升攝氏兩度,這地區每年的降水將減少300毫米,直接影響用水供應,當地的植被及生態環境將消失殆盡。另外,若土壤無法吸收雨水,雨水會沖刷表土流入大海,令海水淡化、混濁,直接威脅海洋中生物的生存及繁殖,擾亂海洋生態、食物鏈的結構與功能。
【野外長征 Mighty Rovers®】熱帶雨林考察
【野外長征 Mighty Rovers® 計劃】考察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