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適二十四節氣

 
 
生活頻道 綠.生活 寫作人分享 野外動向雜誌
2021-02-03 (Wed), 07:00

春去秋來,夏消冬至,一年復始,時節季候交替。大自然用自己的聲音——日照長度、月圓月缺、星象變化、潮漲潮落、風聲瑟瑟,告訴我們一年四季正在不斷交替變化。對於大部份城市人而言,我們每日關注天氣預報,如果是晴天就可以晾衣服;如果這幾天要下雨出門要記得帶傘;如果這幾天太熱或太凍,就不要去郊野行山了。 對於香港人而言,除了留意每日天氣預報外,我們還會注意月曆中的數字日期下以小字體中文字書寫的農曆紀年,其中就包含了「二十四節氣」。

提到二十四節氣,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春分」和「冬至」這些節氣;但對於「驚蟄」和「清明」可能就沒那麼清楚。 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中國古代使用農曆紀年,其中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根據太陽黃道的位置與氣候的變化而訂立的。從地球觀測,太陽一年裡在恆星間或天球劃過的軌道稱為黃道,以三百六十度黃經來量度。


▲ 圖片授權轉自《香港天文台

二十四節氣正好把黃道分成二十四等份,即每個節氣相差黃經十五度。 「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是古人最初確立的節氣。「春分」、「秋分」時晝夜平分;「夏至」時晝最長(北半球,下同),「冬至」時晝最短。

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 太陽沿著黃道的運行影響了地球的季節變化,從而影響了天氣變化、動植物的生長,這一切對於農事都是非常重要的。至於其他的節氣,多以當季常見的天氣現象或農業活動而命名。這些節氣反映了中國古代中原地區的氣候,對當地農業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節氣與閏月 太陽與地球之間距離因地球公轉的軌道而變化,太陽全年中沿著黃道運行的速度也會有差別,所以每一個節氣間距為十五日或十六日。 農曆是中國古代創立,並沿用至今的一種曆法。中國人和世界上華人社區的華人會在農曆正月的第一天慶祝新年的到來。

幾乎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都是根據農曆而定。農曆每月平均約有二十九天半,為了能和回歸年——格里曆(目前國際認可及最普遍的曆法)統一,中國古人在農曆月份中加入了閏月的概念已使得農曆和回歸年配合統一.

農曆曆法

曆法是為了配合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據天象而制訂的計算時間方法。在中國,農業向來是經濟的命脈,而農業依賴曆法以計算季節的更替,因此中國採用的曆法又稱為農曆。根據月球環繞地球運行所訂的曆法稱為陰曆;根據太陽在不同季節的位置變化所訂的曆法稱為陽曆;農曆是涵蓋月球運行規律及太陽位置變化的陰陽曆。

農曆的基礎是「回歸年」和「朔望月」。「回歸年」是太陽接連兩次通過春分點所需的時間,即365.2422日(365日5小時48分46秒)。「朔望月」是月球接連兩次朔(新月)或兩次望(滿月)相隔的時間,即29.5306日(29日12小時44分3秒)。

對古時一般生活需要來說,以月相的變化(即新月>上弦>滿月>下弦>新月)來計算日子是比較方便的方法。農曆以朔為每個月的開端,這時月球和太陽的黃經相等,日食發生時必定是朔。月食發生時必定是望,這時月球和太陽的黃經相差180度。

由於12個「朔望月」只有354.3672日,跟「回歸年」的365.2422日相差超過10日,把相差累積起來便成為閏月。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時代,中國曆法便採用十九年七個閏月的安排。

部份圖文授權轉自《香港天文台
參考資料:野外動向 Hong Kong Discovery Vol. 6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