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導致海水持續升溫,在加拿大北極海域,一群「外來入侵者」——緻密紋藤壺正悄然出現。它們突破了寒冷水溫的天然屏障,在當地生態系統拉響了警鐘。
最近,科學家在加拿大北極水域首次偵測到外來入侵物種:緻密紋藤壺(Amphibalanus improvisus) 的DNA蹤跡。這項突破性研究顯示,該海域水溫已不再寒冷到足以形成有效的天然屏障。研究成果於 9月8日由英國南極調查局(British Antarctic Survey)發表於科學期刊《全球變化生物學》(Global Change Biology)。 研究團隊在繁忙的北極航線水域採集水樣,透過分析水中生物遺留的皮膚細胞、排泄物等遺傳物質,運用環境DNA宏條形碼技術(eDNA metabarcoding),成功從水樣本中辨識出這個外來物種。
研究人員解釋,緻密紋藤壺能夠入侵加拿大北極水域的核心原因,在於氣候變遷。北極暖化速度接近全球平均的四倍,原本阻止入侵物種向北遷移的寒冷水域屏障,正在氣候暖化的影響下迅速消失。 隨著海冰融化,新航線不斷開闢,北極航運量自1990年以來增加超過250%。海洋入侵物種主要透過船舶和壓載水(維持船體的平衡而適時地引進或引出艙間的海水)進入北極地區。在水溫上升的環境中,這些外來物種更容易存活和繁殖。
這種原分佈於歐洲和太平洋水域的藤壺,是令船舶和管道出現生物淤積的「元兇」之一。它們附著在船殼表面,會增加船體粗糙度和航行阻力,令更多燃料被消耗,不僅造成經濟損失,也加劇環境污染。 入侵物種會排擠本地生物,破壞生態系統平衡,亦影響依賴海洋資源生存的原住民。目前,科學家的關鍵任務,是確定這些緻密紋藤壺是偶然出現的幼體「過客」,還是已經建立了持續繁殖的種群。
▲ 香港水域棲息着約五十種藤壺。牠們屬於甲殼類動物,是蝦蟹的近親。(圖片提供:野eLearning)
撰文:洪芷菁、胡卓豪
圖片提供:野e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