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小學野外大搜查 - 大埔滘自然生態親子攝影比賽】在2022年6月30日截止,收到接近180份攝影作品。比賽由生態攝影師黃遂心小姐及郭子祈先生擔任評審,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同學有不錯的攝影觸覺,可以從作品看出參賽者花上不少時間在野外觀察。藉此機會,希望能鼓勵小學生多與家人一起探索大自然,繼續拍攝更多優秀的作品。
標題:紅花見綠鳥——相思
三月的星期天早上,我和爸爸一早到大埔滘的研習園想拍藍喉太陽鳥。研習園長滿了很多象牙花,鮮紅色長筒狀的花朵像一串串爆竹,常常吸引細小的鳥兒如香港最小的太陽鳥、相思、紅耳鵯、白頭鵯等等來採蜜,為象牙花傳播花粉。等了一個早上,雖然見不到藍喉太陽鳥,但有很多相思飛來採花蜜,十分勤力。相思又叫暗綠繡眼鳥,是香港常見的留鳥,常常大群地出沒。牠有一對白色眼圈很易認,所以英文名稱叫Japanese Whiteeye。
標題:今日豐富的收獲
這幅相攝於2022年5月21日,剛剛疫情過去,我們一家人到家後面的小西灣龍躍徑走走,途中也見到野豬、蝴蝶、小鳥等野生動物,當然也有很多花草樹木! 當我們行到較高的位置,發現有一隻小鳥定定的站着,爸爸馬上拿出手提電話拍下來,我們一拍牠便發現,馬上飛走。因太陽很猛烈,回家才看清楚這幅相片,原來這隻小鳥爪着一隻細小的小鳥作食物。我們更在網上查到,這隻小鳥的名稱是「游隼」。原來這種鳥是很難遇到,我們能夠拍到這幅相,真是幸運!
標題:綠蹤一點紅
紅嘴藍鳥是香港常見雀鳥,鎖定目標便出發尋找。找了好幾個地方都不見蹤影,最終也找到了,牠有紅紅的嘴巴,藍色的身體有長長的尾巴和像戴上一個黑色的頭盔,很漂亮呢!
標題:生命
經過民居的小山徑一角,發現了一個小小的鳥巢,鳥巢裏有幾個帶斑點、紫紅色的小鳥蛋,看著這些小鳥蛋,心裏突然有點感動,這是鳥兒的生命之初,也是鳥媽媽的希望之源,多麽奇妙的一件事情,我想把這一刻的「怦然心動」記錄下來。
標題:叉尾太陽鳥
叉尾太陽鳥為太陽鳥科太陽鳥屬的鳥類,以花蜜為主食,這隻正在象牙花上吸食花蜜。由於使用手動鏡頭,加上叉尾太陽鳥體型細小,拍攝難度很高。
標題:萬綠叢中一點雀
晨早起來,落街買早餐近過公園回家途中,抬頭看見一棵大樹,隨風飄很多葉片散下來,感覺很涼爽之際,突然見到有隻雀仔在樹上唱歌乘凉,我靜悄悄地,拍攝那動態的一刻,在這麼多樹葉中見到佢,我覺得好靚,牠就是我的主角《珠頸斑鳩》。
標題:叢林中的紅色小精靈
有一天,我們去大埔滘叢林裡做自然觀察,走在林間步道上,突然林中傳出飛鳥的動靜,我們就探頭四處尋找,霎那間一隻銀耳相思鳥飛上了枝頭,警惕得看了我們一眼,瞬間就飛走了。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它,很開心在香港的叢林裡有牠們生活和棲息。
標題:毛毛球
毛茸茸、圓轆轆,似個波,原來是一隻睡夢中的小鳥。
標題:沐雨後的生氣
一場太陽雨來襲,行走在山徑的我們一抬頭,驟眼間看見了一簇寄生在樹上的植物與大樹相處和諧,在雨水中、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的生機勃勃,給人清新、怡人的感覺,在水珠的反光作用下,更耀眼。
標題:真菌小世界
在郊野公園遊覽,好容易會被顏色鮮豔的花朵,聲音悅耳的鳥叫吸引,路邊卻有一堆小可愛被我發現了,它們是小蘑菇。這些小蘑菇在生態系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卻以平凡普通樣子出現,它們不驕傲卻默默為生態物質循環作貢獻,可惜它不是植物,我可以把它放在植物組別參賽嗎?
標題:植物組
大棠紅葉楓香林,秋冬往郊外走走,呼吸新年空氣,身心舒爽!
標題:露珠
下完雨後,周圍充溢着泥土的氣息,混着草味花香,令人神清氣爽。草葉上的露珠像水晶一般,珍珠一般大小,又圓又亮。我忍不住弯下腰,用手指彈了一下草叶,小露珠像个調皮的孩子,蹦跳着滑下草葉。
標題:漸變之色
山野菜中的極品
標題:在樹枝上的白雪
行到自然教育徑,看到支頭上有一點點白雪,走近看看,原來枝頭上有一點點小菇,非常可愛,忍不住拍攝下來。
標題:不會說謊的空氣質素監察器
香港給你的印象是什麼?國際都會?石屎森林?購物天堂?美食天堂?其實在這彈丸之地,在繁華都市十多分鐘的車程之隔,便是香港的後花園——香港郊野公園。那裏沒有密麻麻的高樓大廈,取而代之的是翠綠的山巒;也沒有吵鬧的噪音,取而代之的是鳥兒悅耳的歌聲和響亮的蟬叫聲;更沒有污濁的廢氣,取而代之的是潔淨的空氣。由這大自然的空氣質素監測器——地衣和蕨類植物——便完全清楚這不是假話吧!請快快來到這淨土,吸收一下大自然神奇的能量!
標題:大自然的「牛耳仔」
看到了你,讓我想起了脆脆的「牛耳仔」。
標題:睡公主
真的意想不到,原來蝴蝶連睡覺也十分優美。
標題:正在練功的沼蛙
看我強勁的音波功
標題:長鼻鼻飛蟲
長鼻鼻飛蟲是我們的老朋友了,每次去船灣郊野公園,我們一家人都會去探訪牠。牠都會靜靜地待在那棵樹上等我們的到來。爸爸說牠是長吻蠟蟬。我以為牠是經常說謊,鼻子變長了。你們下次可以留意一下,香港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牠哦。
標題:似鼠非鼠——灰麝鼩
四月的黃昏,爸爸和我到大埔滘觀賞夜間生態。在佈滿落葉的水渠傳來微小的吱吱聲。我們循着叫聲,四周尋找,發現一隻細小的小黑影在落葉裏鑽出來,牠就是灰麝鼩。牠有一身灰色毛髮,一雙極小的眼睛,有長長的鼻子,依賴嗅覺及觸覺捕食昆蟲及蚯蚓,尾巴很長,差不多是身體的一半,雖然像一隻超細小的老鼠,體長僅四至六厘米,但不是老鼠的物種,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動物。牠只會夜間覓食,要發現灰麝鼩並不容易。我們真幸運呢!
標題:休閒的草蜢
欄桿上美麗的草蜢,正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好
標題:蝶戀花
巴黎翠鳳蝶的藍色,在陽光下非常耀眼,它的配色真是完美無瑕,讓我念念不忘,穿梭在花叢中,像是紅花世界裡的一抹藍,非常漂亮。蝴蝶戀愛著石斑木的紅花,像是說著悄悄話一般,讓人十分歡喜。
標題:水塘的原居民
野豬媽媽帶着一群小野豬,由山上走到水塘附近覓食。老師教過我們不要餵牠們,亦要和野生動物保持距離,所以我只有用手機遠遠的拍照。
標題:複製之猿
原來猴子已掌握複製技術
標題:森林中的精靈眼睛
因疫情關係,三月至四月是我的特別假期。爸爸常帶我到大埔滘學習夜間生態。五歲時,我常到大埔滘、塱原及南生圍觀鳥。入夜後的大埔滘竟然是另一個生態王國,蜘蛛、飛蛾、青蛙、螢火蟲無處不在,更有香港瘰螈、八重山蠍、灰鼩等,令我大開眼界。每晚的探險都有新的發現,每個晚上都有月亮在天上陪伴著我們。二月十五日是農曆正月十五,一輪滿月從樹林中照在我們探險的路上,就像森林的守護精靈一樣,守護著每一個熱愛大自然的我們。
標題:獨領風騷
在這日新月異的大千世界,獨領風騷可不容易啊!我們的莘莘學子也應努力不懈向理想奮進。
標題:大樹拱門
拍攝當天風和日麗,小徑卻在茂密的樹蔭下得到遮蓋,與頭上的陽光普照形成鮮明的對比,為行山客提供陰涼舒適的環境。小徑兩旁大樹交疊的樹枝,猶如拱門歡迎著我們穿過。
標題:島影•倒影
這圖片攝於河背水塘,平靜的水面如一面鏡,將攝出的島「影」變作成倒影
標題:日落
夜晚一場暴雨過後,空氣中瀰漫著清新花草樹木味道,滿滿貝殼啲沙灘……難得的安寧,愜意!
標題:雨後的階梯
雨水滋潤了大地,滋潤了乾涸的階梯,滋潤了人類的生命,滋潤了小孩子的心靈。親近大自然,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標題:為己爭光
一眾樹木齊齊伸出頭來,爭取和暖的陽光之眷顧!
標題:元朗市鎮公園
今天在元朗公園時,路過這片樹蔭,覺得十分美麗而寧靜,令人心境平和!
標題:如影.隨形
承諾是一生一世的,一生一世愛你,一生一世照顧你,一生一世保護你。一生一世的承諾,照亮了整個夜幕!人同大自然之間嘅關係十分微妙,如果我們將它視作孩子或者父母,用心愛它,美好嘅關係將會川流不息,細水長流。用心照顧它,保育它,令它可以繼續健健康康。當有人要傷害它、破壞它的時候,應主動勸喻破壞者停止破壞行為,甚至乎邀請他們加入保育大自然嘅行列。我們亦都應該以身作則,將呢份愛延續到下一代,如影隨形,令到保護大自然嘅信念,可持續發展下去。
標題:自然而然
若要發揮小孩子的無限創意,成人應讓他率性而為的空間;同樣,若要留住大自然的天然,我們亦不能干預太多。孩子覺得這樣能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便讓他隨心享受攝影之樂。
標題:親親神仙魚
我想為大家介紹這條「神仙魚」,它並不是生活在大海裡,而是生存在山林裡。是的,它就座落於大埔滘林徑最長一段的黃路位置上。在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內,一共有四條林徑,分別是紅、藍、啡、黃四色,難度由低至高,最短紅路3公里最長黃路10公里。大家從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入口沿住清晰路牌指示行到黃、啡徑分叉路口,轉左往黃路一直行上去,很容易便找到這塊貌似「神仙魚」的大岩石。大埔滘林蔭處處不怕太陽曬,絕對是夏天理想的避暑行山路線。
標題:專心的哥哥
在大埔滘自然護理區,除了常見的螢火蟲,還有很多青蛙、夜光蠍子等等…哥哥正在專心拍攝水渠邊的黑眶蟾蜍。
標題:日落。日起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斜陽西下,雖然是一天的結束,但換個角度來看,它其實也是一個希望的開始......黃昏過去,必將迎來是另一個嶄新的一天,同時也是生命不停延續的象徵。
標題:放眼大自然
城市人居住在石屎森林裏,每天為生活而忙碌,同時製造了各式各樣嘅垃圾,噪音,空氣污染,影響大自然生態環境。家長應該把握工餘和課餘時間,帶小朋友走到大自然的懷抱裏,呼吸新鮮空氣,放眼觀看大自然裏各式各樣有趣的事物,教導孩子要保育大自然,薪火相傳,成就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精神。
標題:大自然 ‧ 共享
每一個小朋友都享受山林中一條小小的滑梯,雖然簡單,但已令他們忘記之前的疲勞~
標題:幸福的擁抱
當天的天氣天陰陰的,沒有太陽,但在美麗的大自然圍繞下,就像媽媽的手把我們抱着,這麼的幸福啊!在水塘旁邊,有很多不同顏色的鴨仔船,我們坐了其中一架船到水中央遊玩和餵魚,十分愉快。
第一屆 全港小學野外大搜查 學界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