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約有200隻小葵花鳳頭鸚鵡,在港島西部的大型公園及半山棲息,這個數量足足佔全球總數十分之一。但香港並不是牠們的原生地,牠們的家鄉是印尼和東帝汶。

樣子可愛,個性活潑又不怕人,這是小葵花特別受人喜愛的原因。但可愛的外表卻為他們帶來厄運,先在19世紀末被過度捕獵作寵物鳥而數量大減;到20世紀末,印尼又大量砍伐樹木開發耕地,摧毀牠們的家園,令小葵花數目進一步下降。小葵花於2000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評為「極危」*級別,2005年更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禁止一切國際貿易,但偷獵仍繼續,導致全球只剩約2000隻。

哪究竟是什麼令牠們跨越3000公里,由印尼來到香港呢?

專家估計,小葵花早於1850年隨商船抵港,於交易過程中逃脫。亦有人說牠們是香港總督楊慕琦或英國駐港三軍司令的寵物鳥的後代,於1941年香港淪陷時被放生。由於港島西有郊野公園又有綠化完好的大型市區公園,有適合的繁殖環境如大樹洞及充足果實,加上法例禁止捕獵野生雀鳥,牠們才得以在城市邊緣的綠化地帶棲息並繁衍,在香港開枝散葉。

小葵花流落異鄉,意外在香港落地生根,現時,居港的小葵花已成為原生地以外全球最大族群。想不到人稱「石屎森林」的香港,因為有郊野公園和城市綠化,都可以在保育全球性受威脅物種上扮演重要角色。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極危」級別,表示該物種野生族群的滅絕機率極高,是繼「野外滅絕」後最受威脅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