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新市鎮擴展 — 填海及前期工程的可持續建造

 
 
生活頻道 綠.生活
2020-12-03 (Thu), 08:30

東涌新市鎮擴展之填海及前期工程已於2017年年底展開,主要工程包括在東涌東進行填海,以開拓約 130公頃土地,預計於2023年完成。這項填海工程採用了可持續方式建造,如運用非浚挖式的填海技術及使用循環再用公眾填料進行填海、以及把生態海岸線融入海堤設計内。

 
運用非浚挖式的填海技術
以往填海造地,特別是在建造海堤時,一般會先挖走海床較鬆軟的海泥,然後將其棄置於特定的海泥坑內。過程中,海泥的微細顆粒或會隨水飄流,影響附近的水質。此外,運送海泥亦增加海上運輸次數,除了影響附近水域棲息的海洋生物外,亦增加碳排放量,影響海洋生態環境。然而隨着建造技術日漸成熟,近年在本港施工的填海工程已逐步採用了上述較環保的方式來填海造地。

採用非浚挖式的填海技術 -「深層水泥拌合法」進行填海,好處是可避免挖走海泥,減低附近水域內海洋沉積物及懸浮粒子揚起的機會,更能降低因棄置海泥所產生的海上運輸次數,大大減低對附近環境的影響。本工程亦是首個採用「深層水泥拌合法」的政府工務工程,其原理是利用機械攪拌器將水泥漿混合鬆軟的海泥,於短時間內形成水泥拌合柱;這些水泥拌合柱羣在海床組合成深層水泥拌合地層,鞏固海床,以承托之後在上層建造的海堤。

 
使用循環再用公眾填料
在進行建築、挖掘、裝修、拆卸及道路工程時,會產生大量拆建物料,當中約9成為可循環再用的惰性物料,統稱為公眾填料。因公眾填料是由岩石、混凝土、瀝青、瓦礫、磚塊、碎石及泥土等組成,故適宜再用於填海或工地平整工程中。

東涌新市鎮擴展填海工程可以吸納大量公眾填料作為填海物料,有助緩減在公眾填料庫填料儲存量飽和的壓力,使香港可持續地發展。本項填海工程主要利用海路作運輸途徑,以躉船運送公眾填料至工地作填海之用,這能有效降低因填海工程而對陸上道路交通的影響。


利用躉船由將軍澳填料庫運送公眾填料至東涌東工地作填海之用

 
生態海岸線
這項工程亦是首個把生態海岸線融入海堤設計的政府工務工程。海岸線的設計加入了模仿自然潮間帶的生態環境,提供一個合適的環境讓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棲息及生長,從而形成潮汐生態系統,以達致增加生物多樣性的效果。考慮到海岸線附近的環境因素,例如水體的鹹淡度、相關位置會否受海浪沖擊及陽光是否充沛等,我們將於新造海堤上合適位置分別設置 (1) 紅樹林生態海岸線;(2) 岩石生態海岸線;及 (3) 直立式生態海岸線。這三種生態海岸線共長約3.8公里。日後於東涌東海旁,放眼所見的將不只是以水泥建造的人工海堤,而是由紅樹林和生態磚等構建而成的海岸線。


紅樹林生態海岸線
 


岩石生態海岸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