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不離的水牛與牛背鷺

 
 
生活頻道 上山下海 精選
2020-10-02 (Fri), 09:30

水牛是本港體積最大的陸地哺乳濕地動物,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於2018年的紀錄,全港只剩約160 頭水牛,當中的120 頭在大嶼山棲息。

我們常在水牛身旁見到一隻白色的雀鳥 —「牛背鷺」,外形跟其他白鷺相似。牛背鷺的生活習性十分有趣,牠們喜歡跟牛隻在一起,幾乎形影不離,常站在牛背上,因而得名。我們在電視上可能都看過在廣闊的非洲熱帶大草原上,牛背鷺啄食在水牛嘴巴附近的昆蟲。其實,這場景幾乎每天都在大嶼山上演!


牛背鷺同水牛幾乎形影不離,常站在牛隻背上,因而得名

在大嶼山的水口和貝澳,會經常看到水牛群在沼澤中漫步,而牛背鷺就緊貼牠們。這是因為水牛在沼澤中漫步時,會擾動泥土,緊隨其後的牛背鷺便可輕易覓食泥土中的昆蟲。就生態學來說,此兩種生物之間的關係稱為「偏利共棲」,意即其中一方(共生者)受益於另一方(寄主),例如獲得食物或庇護,但不會對寄主造成傷害。牛背鷺與水牛結伴和諧生活的情景,近年在香港已極少看見。

在香港找到的牛背鷺可分為「留鳥」及「常見過境遷徙鳥」兩類。在每年3 至8 月的繁殖季節,其冠部、背部和下頸部會長出紅褐色的飾羽,十分容易辨認。牛背鷺與水牛在沼澤相伴左右的溫馨情景,是南大嶼山不可或缺的特色之一。


水牛活動時會擾動,緊隨其後的牛背鷺便可輕易覓食泥土中的昆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