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移的濕地 雙連埤浮島

 
 
生活頻道 野生探索 寫作人分享 野外動向雜誌
2020-03-13 (Fri), 08:30

踏過這小木板便到達馳名的浮島,我轉身看剛走過的路,看不出身後的陸地及眼前浮島的分別。然而,首先告訴我這差別的不是眼睛,而是雙腿……

初踏浮島

身穿戰衣(即長及胸口的涉水褲)的我,戰戰兢兢地踏出在浮島的第一步,腳眼以下的部位已陷入軟綿綿的乾草中,每走一步也發出唧唧聲響,背後形成一個個小水窪。那天剛好下著密密的細雨,我舉起相機尋找構圖,又怕絆倒摔壞相機,不停東張西望,雖然狼狽不堪,卻未能掩蓋我首次登陸浮島的興奮心情。很難相信在沒有泥土的地基上,竟能生長著幾米高的喬木,還有蕨類、禾草、莎草、灌木及藤本植物等,小小的浮島生物多樣性如此高,令人咋舌。植物浸在水中的根莖,除了提供棲息處給水棲昆蟲生長及羽化外,亦成為魚類幼苗避敵之所,還有淨化水源之效。難怪在浮島上常看到多種昆蟲如蜻蜓等芳蹤。


▲每走一步都形成一個小水窪


▲各種植物在沒有泥土的地基上生長

水生植物自然博物館

雙連埤位於宜蘭縣,海拔約470公尺。埤即是濕地,雙連是因為有兩個湖泊連在一起,分別是上埤及下埤,湖泊連周邊濕地約17公頃。根據宜蘭社區大學在2003年度發表的雙連埤水生植物調查報告,雙連埤浮島及周邊的植物超過300多種,其中有112種是水生植物,佔了台灣水生植物種類三分之一,雙連埤因而被譽為水生植物的天堂,也是水生植物的自然博物館及基因庫。此外,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研究生物的演替過程。更是一個大自然的教室,無論是純粹的教育或略帶商業性的生態旅遊(在湖邊觀看,禁止踏足)也不可多得。

蓴菜是浮葉植物,別名叫「水凍」,原因是嫩芽被一層果凍狀的透明黏液包圍著,當地人說這些自然「果凍」很可口,可直接進食,據說中國有道名菜就是以蓴菜的「果凍」烹調而成。

田蔥是挺水形的水生植物,在台灣的數量不多。香港在西貢、榕樹澳亦有生長。

馬來刺子莞浮島上常見的一種莎草,多朵小花聚生成球形的花序。

 

命運多舛

這個本來屬於所有宜蘭人甚至所有台灣人擁有的國寶級濕地,因為歷史及規劃政策的問題,最後土地擁有權竟落在私人手中。由於地主的短視及自私,多次整地、築堤、挖掘,使正處於壯年的浮島遭受巨劫,變得奄奄一息。同行的調查人員告訴我,踏在腳下的浮島只剩下原來的三分之一面積,有三分之二已被挖土機挖走了。工程進行時,宜蘭社區大學的義工極力搶救,把稀有及受保護的植物等盡量移植至別處生長,最後連挖土機司機也深受感動,願意配合不推毀水社柳(其中一種稀有的水生植物)。

▲ 調查人員每次上島也帶備一條長竹竿,由於不同介面的阻力不一樣,把竹杆插入草毯中便可以量度浮島底層的厚度和湖水的深度。另外,如有人不幸掉到水中,亦可作搶救之用。

 

現在浮島已經劃為保護區,除獲批准的研究人員外,其他人等一律禁止進入。話雖如此,但入口處只架著簡單的木柵,任誰也能輕易移開,步向浮島,我問同行調查員,作為一個保護區,為什麼沒有特別的措施防止人亂闖,他們說有人定時巡邏,不過我相信這幾乎沒有阻嚇力。當我每踏一步也造成一個小水窪的時候,心裡真的很矛盾,興奮的是這是第一次腳不踏實地在浮島上親自經歷大自然的奇蹟,但眼看前人留下的足跡(有點陳舊的小水窪形成一條條的小路)和我新造成的小水窪,我感覺到我每踏一步也好像踩進了浮島心臟似的。追問之下,知道這一串的舊足跡是同行人士前陣子做調查時留下的,過了好一段時間但亦未能復原,顯示了浮島有多麼的脆弱。相信如果每日有5團,每團50人踏上浮島作生態旅遊的話,不出10天,浮島便會永遠消失。為了減少對浮島造成更多的傷害,我把重要的植物及景點記錄完畢,便不敢亂跑,亦不敢久留,只能帶著點內疚的心情離開。以我個人的力量能夠做些什麼彌補對浮島造成的傷害?想了很久,決定以文章與大家分享我的親身經歷,一來大家較少機會踏足浮島,二來更重要提醒大家好好愛護大自然賜予的禮物。我相信浮島不屬於任何人,亦不只屬於台灣人,世界上任何人假如有興趣,也可以隨時去觀看,畢竟地球本來沒有國界,所以無論是台灣民間也好,政府也好,甚至是所有地球人也應該好好保護她。我不希望看見雙連埤浮島好像其他野生動物、熱帶雨林等,悄悄地在這個地球上消失。

浮島橫切面

造島過程

雙連埤浮島的造島過程中,李氏禾可說功不可沒。李氏禾是一種強勢的先鋒植物,屬禾本科,葉片鋒利,易割傷皮膚。李氏禾常成群浮游水面生長,可於短時間內擴張成網狀深厚且具有彈性的草毯,然後蕨類及莎草在其生長,增加浮島的密度。草毯交織的根莖日積月累下慢慢變厚,吸引陸域性的水邊植物進駐,增加了養份的累積,最後連木本的陸生及藤本植物也能在浮島上生長,形成一個小森林。由於整個浮島的基底並不是泥土,只是厚厚的草根及莖,所以颱風來臨時,我們便會看見一個奇妙的現象,湖上的島在水面上慢慢移動。

文、圖:朱惠玲博士
原文轉自﹕《 Hong Kong Discovery 野外動向 》雜誌 vol.3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