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植物誌 ─ 大王花

 
 
生活頻道 野生探索 寫作人分享
2019-12-04 (Wed), 08:30

世界上動植物有千千萬萬種,要擁有「世界之最」的稱號一點也不容易,它被稱為世界上最大花朵,絕對當之無愧,它就是臭名遠播的 ─ 大王花。

大王花 (Rafflesia spp.) 又稱為萊佛士花,全世界有20多種,是東南亞一帶如菲律賓、蘇門塔臘和婆羅洲一帶特有的雨林植物品種。1818年,植物學家阿諾 (Dr Joseph Arnold) 和政治家朋友萊佛士 (Sir Stamford Raffles) 在蘇門塔臘的雨林地區探險,他們看到一種長得十分巨大的花,立即為它作紀錄,並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這種植物就是現今最大的大王花品種 Rafflesia arnoldii,花朵直徑約有1米長,重量達11公斤,極具分量。


▲  Rafflesia tuan-mudae 是砂拉越特有種,這朵剛過了盛開期, 旁邊還有一顆生長中的花苞

要說大王花是「世界最懶惰的植物」絕不為過,它屬於寄生植物,除了花朵外,沒有葉片、根莖、枝幹等結構,因為沒有葉綠素,自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食物,靠依附在寄主崖爬藤屬植物上,從它的枝幹中吸取營養,整個生命就好像只有開花繁殖一個目標。大王花的發育過程需時大約8-9個月,由藤蔓表面的一個小突起開始,慢慢出現褐色的球狀芽苞;當芽苞長到像一個足球那麼大,會顯現紅色的花被(即花瓣);再過4-7個星期,五塊有斑紋的花瓣會完全打開,維持約1個星期,便會變黑慢慢凋謝。


▲  準備盛開的花苞,褐色花苞已褪, 露出粉紅色的花被

大王花內裏的結構也很特別,中間有一圓盤,長有芒刺,大王花盛開的時候,相信是這些芒刺散發出類似屍體的臭味和熱力,吸引喜愛腐屍的昆蟲如蒼蠅來幫忙傳粉。授粉後的大王花會結出果實和種子,種子十分細小,帶有黏性,至於種子是如何被帶到新的寄主植物上? 還是一個未解之迷。


▲  大王花的內部結構

大王花面對的生存威脅不少,如生境地被破壞、被原居民採集作藥用,甚至遊客不小心踐踏也會對它造成傷害。大王花無法在實驗室裏培育,只能夠保育野外的生境地及其種群。一些重點地區如已成立為保護區及國家公園,並以推廣生態旅遊模式來保護這珍貴且奇異的植物。


▲  國家公園內的管理人員會記錄花苞的位置及階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