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走米埔濕地

 
 
生活頻道 上山下海 寫作人分享 WWF
2019-10-28 (Mon), 09:30

米埔自然保護區被譽為香港的「候鳥天堂」,更是《拉姆薩爾公約》中的國際重要濕地,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參觀米埔緊記帶備望遠鏡,將區內的動植物看得一清二楚。沒有望遠鏡?WWF於米埔的訪客中心有得租借!

什麼是《拉姆薩爾公約》?
《拉姆薩爾濕地公約》是世界多國政府於 1971 年 2 月 2 日在伊朗拉姆薩爾市簽訂的公約,宗旨是「透過本土性、地區性及國際性的行動,保育及善用濕地,為達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香港於 1979 年加入公約,故此有國際性的義務保護其具價值的濕地。

米埔憑什麼?
濕地須符合特定的生態條件,方可被納入為拉姆薩爾濕地。米埔及內后海灣於 1995 年 9 月 4 日被正式列為拉姆薩爾濕地,其符合資格的條件包括:
● 扶養 49 個全球受威脅鳥類物種
● 扶養 16 個無脊椎動物物種,其中大多數物種在印度及馬來西亞附近區域沒有記錄
● 每年平均有5萬隻水烏在后海灣渡冬
● 扶養全球黑臉琵鷺10%的數量
● 扶養26個鳥類物種,多於東亞地區1%的數量

進入保護區,兩邊的基圍映入眼簾。基圍意指被提壆包圍的塘,是一種在海岸地區藉潮汐變化來運作的傳統蝦塘。為控制基圍內的水位高度,在近海的基堤會建設水閘來操控海水的進出。在秋季時,管理員會於潮漲時打開水閘,而我們常說的基圍蝦,就是隨着湧入的潮水而進入基圍的蝦苗。為配合不同生物的習性,基圍內的水位及紅樹林高度不一,如猛禽喜歡在高位獵食,而水鳥則慣於在低位覓食。

現時香港只剩下米埔內的基圍仍在WWF的管理下運作,其中數個仍採用最傳統的運作模式,這種模式不但惠及本地居民,同時不會破壞自然環境,是個可持續管理海岸濕地的好方法。在夏季,管理員會示範收成基圍蝦,藉此讓大眾了解可持續管理及善用濕地資源的原則,令這重要的文化繼續在這城市活下去。

參觀基圍後,我們來到刺激萬分的環節──浮橋。木桶搭建的浮橋穿梭在紅樹林之間,一行人邊走邊搖,一不留神便可能掉進水中,既驚險又好玩。浮橋兩旁更可見到揮舞着鉗腳的招潮蟹,又要看路又研究這可愛生物,雙眼好忙碌。

浮橋的盡頭是鳥屋,窗口外望,無際的泥灘迎入眼簾。我們馬上拿起望遠鏡,捕捉候鳥的蹤影。雖然當時正值退潮,海岸線與鳥群都離我們很遠。但導賞員說,潮漲時牠們只是離鳥屋幾步之遙,我們只能想像這壯觀的場面。

不說不知,這泥灘其實面對着無窮挑戰:香港后海灣與深圳福田只是一海之隔,外來紅樹品種海桑從福田隨水潮飄至后海灣,並大量繁殖,減少了候鳥覓食範圍。同時,海桑亦帶來競爭,導致本地紅樹林減少,影響原有的平衡生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