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路

 
 
生活頻道 人文故事 寫作人分享 野外動向雜誌
2019-08-20 (Tue), 09:30

路,本來是微不足道。
路,也是由漁村通往城市之道。

在大家都談保育發展、文化遺產、集體回憶的今天,香港有一件文物,每天都會見到、用到、卻沒有人留意到。它見證英國人把香港由一個小漁村進化而成的大都會,更見證了中西文化交匯而產生的香港文化特色。各大城市的街道名命,都有一套既定的法則,有些街道以人名命名,有些街道以官衙所在地命名,有的街道名稱源於古代城門的位置,有的則冠以花草樹木的名字,明確有序。反觀香港街道的命名中英混集,時以中文行先英文音譯、時以英文為主中文義譯或音譯,看似是雜亂無章,但其實它們都各有起因。發展速度如白馬過隙的香港,古建築隨著發展而消失,區分原來功能改變,唯有街道的命稱,為尋找香港歷史留下一點記號。

第一步:認識街道路的意思

回顧歷史,香港第一條有名有姓的街道,是位於中區半山的荷里活道(Hollywood Road)。時至今天,香港已發展出約有四千條街道路。我們有街有道亦有路,各有不同,而「街」(Street)和「道」(Road)是香港最常用的名稱,不過比較少行人會想它們背後的意思和功能。街道路的命名,主要功能是給道路分類,顯示大路小徑的地理特徵,亦是了解街道地方過去的第一步。

從字面上可以解釋為「道路」,古語有「康莊大道」意即很大很闊的通道,從字典上可找到另一解釋為「方向」,一種思想與行為上的方向,所謂「志同道合」。

意即「給兩個或多個地方連接著」可通行的地方,為之「路」。

指兩旁都有房屋或建築物的道路,為之「街」。

是中國古代園林建築中具有獨特風格的建築。建築物更為高聳、壯麗。臺具有牢固、平坦、高敞的特點,顯示著穩重而曠達之美。

古時指一群人聚居或工作的地方,又或者為表揚功德,宣揚禮教而建造的建築物,「牌坊」;更有一個意思是指圍繞一片空地的道路。

環狀道路

古時指一些建築物與建築物之間的狹窄小路,又稱「胡同」,有云「大街小巷」、「橫街窄巷」。「里」及「巷」是指掘頭行人、行車小巷。

古時指人所聚居的地方,或者古代戶籍管理的量度單位,五家為鄰,五鄰為里,故有稱「鄰里」、「故里」,「里」及「巷」是指掘頭行人、行車小巷。

「徑」是形容有很多行人小路,另外一個解譯為通往特定建築物的小路。

在清楚了解街道路的分別後,應該對地區的過去有初步的了解。如果要進一步發掘街道的歷史故事,就要從街道的名稱著手。地名學的理論中,每一條街均獨有的自已的「專名」,用來記錄每一處的地理、歷史和文化特色的語言符號。舉個例子,位於舊中區警署建築群下的砵甸乍街中的「砵甸乍」就是第一位香港總督的名字。如是者,香港的街名蘊含了獨特的歷史淵源,亦正因這個原因,它為我們從香港街道命名看到香港的歷史、地理、香港歷史的故事和街坊傳說。

進一步:中英街名拼出故事

當人去樓空,事件成為歷史,在路上走路的繼續走,偶然停下的可知它的故事。中上環是香港街道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只要將中英文的名稱組合就知道街道前半生的故事,不過在所有故事的開始,都是一個香港開埠故事。

因為在鴉片戰爭中戰敗,清朝政府被迫簽定南京條約,香港在一八四二年正式被割讓與英國人。早在條約簽訂的前一年,英國早已登陸香港島北岸,搶灘的地點是一條水坑,即今天的水坑口街 Possession Street(意即佔領角),插上大英國旗後英軍則浩浩蕩蕩攻佔香港島,軍隊駐紮在水坑口西面一帶山坡上,即今天的西營盤(西營盤,英文即譯作Sai Ying Pun,而在20世紀初的文獻顯示為Western Encampment)。

香港開埠英國人率先發展香港島的北岸,即今天的金鐘中環一帶,全力打造維多利亞城(Victoria City),有所謂四環九約。金鐘(Admiralty;意即海軍上將)率先開發,列作海軍基地,為英國海軍的遠東的據點,而介乎於己連拿利(Glenealy)至上環水坑口一帶山坡,列為殖民地政府用地,稱之為中環(Central)。隨著香港政府將香港定為自由港後,不少外國商家均想借助香港的優越地利,建立他們在華的貿易據點。外國人紛紛遷入香港,聚居在中環半山一帶,與此同時,清末中國內亂頻仍,大量中國移民逃往香港謀生,由於中環是為外國人的專享,華人唯有在上環太平山街(Tai Ping Shan Street)一帶開展生活,一時間香港北岸繁榮起來,華洋並處釀造出太平山下一個雙城記的故事。今天,在中上環依然隨手都可以找到很多背負著歷史故事的街道。

不停步:啟動屬於自己街道歷史之旅

遊走於中上環的街道,你會發現一個趣味,時有中文先為時以英文為主。就是這個趣味,令今天的行人知道當日發展街道由誰主導。舉例來說:皇后大道(Queen’s Road),絕對是由英國人主導,是先有英文然後翻譯中文;太平山街(Tai Ping Shan Street),翻譯是由中文主導,英文以譯音扶助。不過尚有一類街名驟眼看來沒有特別,再想原來街名包裹了一段歷史。在中環蘇豪區有一條名為Gage Street,中文翻譯為結志街,看來平凡原來與辛亥革命有深遠的關係。革命先烈、興中會創辦人楊衢雲先生於一八九零年在結志街旁的一條名為「百子里」小巷內,創立革命組織「輔仁文社」,名為文社,實為議論大清朝政基地。孫中山先生於一八九四年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帶著由華僑募得的萬多元款項回港,尋找同道共同反清以建立民國為目標,結果跟楊氏一拍即合,興中會和輔仁文社隨即合併,以「興中會」為會名,楊衢雲出任會長,領導革命活動。其後楊衢雲先生在百子里被暗殺,由孫中山先生繼任會長,繼續領導中國革命,最終在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清朝被推翻,中國結束三千年的帝制建立民國。回想街道英文名雖然沒有什麼特別,但中文名稱「結志街」的意義卻十分深遠。

隨著時間流逝,殖民者經已離開香港,中環金鐘亦不再是英國人的專利,人去樓空,舊建築被拆卸取而代之就是摩天大廈和商場,唯有街道留下當日的點點足跡。

讓我再舉一例,中環上半山行人電梯途經兩條街,一條為些利街(Shelley Street)、另一條為卑利街(Peel Street),看似沒有特別的音譯,原來二者都是市集,頓時明白兩條街的生意都是很一般,一條只獲「些」小「利」潤、另一條更是「卑」微「利」潤。

當然並不是每條都有一個歷史故事在後,坊間有不少探索香港街道名稱掌故的書籍,大家可能也涉獵過,不過大多數在說被命名人的事蹟而鮮有說街道本身的故事。香港尚有更多街道故事,而香港的道路更是一件歷史的文物,因為香港的街道命名方式亦只會在香港出現,絕對是香港獨家。香港的道,道可道,非常道。

文、圖:李米高
原文轉自﹕《 Hong Kong Discovery 野外動向 》雜誌 vol.6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