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芳自賞

 
 
生活頻道 野生探索 寫作人分享 野外動向雜誌
2019-02-28 (Thu), 10:00

在香港潮濕溫暖流的夏秋之間,我們在郊野或路旁所經常見到的,大概不是雨後春筍,而是形形色色的菇菌。

或許我們鮮有留意這些菇菌,通常只會偶爾在報章讀到有市民在公園胡亂採摘野菇食用而食物中毒入院。絕大部份在香港的野菇,無論體積是小或大、顏色鮮艷或暗啞、形態像小傘或呈舌狀,總是默默在林中一角,肩負起自己在大自然的角色。菇菌是大自然的分解者,能將枯樹、落葉等分解成其他動物(包括人類)、植物也能吸收的元素,是大自然循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平日食用的蕈菌,大自然的菇類多得驚人。若你細心欣賞蕈菌,你會發現牠們實在奇妙。了解菇菌,明白牠們在大自然的角色,亦讓我們更明白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菇‧樹 — 生命的循環

大自然生生不息,生命是延續是循環;終結、死亡並不重要。
不是嗎?君不見候鳥南遷北返,為的是尋找最適合雛鳥成長的環境。為了下一代,歷盡危機險阻,若然失手被擒,亦義無反顧,就當是再次回到食物鏈,生死循環,十分自然。生命完結之前,很多生物都會選擇過璀璨而充實的生活。蝴蝶瘋狂地飛舞,夏蟬歇斯底里的叫,連大樹都把葉子一一變紅轉黃,一貫地展現生命的力量和美麗。

樹倒當然會猢猻散,但朽木亦不無伴侶,菇、菌、傘等不同的蕈菌,在解拆樹幹複雜的有機物之餘,亦不忘以獨特的形態和顏彩告訴世人 — 枯萎不等於死亡,蕈菌正以另一種形態和模式來把老樹的生命延續。

蕈與菌

蕈菌的注釋源自於清朝吳林的《吳菌譜》:「生於樹者為蕈,生於地者為菌。」
蕈菌沒有葉綠素,即使陰暗的地方亦可以生長。不同於植物,牠們沒有根、莖、葉、花、果,取而代之的是肉眼很難看見,主要在有機物中滲透和擴散的菌絲;從菌絲長出來,用作繁殖之用的子實體和功能如同種子的孢子。

大部份蕈菌以腐生的模式生長。長在枯木上的叫木生蕈菌、長在地上的叫地生蕈菌,另外還有糞生、蟲生和菌根生。《香港蕈菌》(一九九五年,張樹庭、卯曉嵐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一書記載了三百八十八種蕈菌,牠們隸屬於一百五十屬和四十七科。

如果說綠色的植物是生物界的建造者,那麼五彩繽紛的蕈菌就是拆卸技工。菌絲能夠鑽進地上的腐植質及堅硬的樹幹內,慢慢分解、消化和吸收當中的營養。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下長出子實體,然後散播胞子。機制簡單,目標清晰。

舉個例,有些地生蕈菌會形成有趣的蘑菇圈(仙人圈)。首先出現的一蔟蕈菌,吸收了地上的有機物便長出子實體,然後向四周彈孢子。落在原地的孢子,由於地上的養料已被吸盡,都活不成。落在外圍的孢子就不同了,在充足的養料支援下,全都能夠健康成長。如是者,菌絲和子實體同步向外推進,結果,菌圈越來越大。

美麗有毒

色彩鮮艷,有毒和外表三尖八角都是一般動植物保護自己,免被傷害的通用技倆。相比之下,蕈菌的構造和行為就大大迥異於常規,叫人摸不著頭腦。有人說單生蕈菌最毒,但有些叢生的亦能致命;又有人說,不吃那些顏色鮮艷的便不會中毒。其實毒菇並不能從外表歸納,只能以神農氏的方法,以經驗累積,把有毒的品種,逐一記下。在香港,大概有四十種帶毒的蕈菌。

雖然大家都知,很多蕈菌都有毒,不能亂採亂食,否則,肚痾頭痛事小,命仔不保事大。但奇怪的是,知還知,每年中菇毒的大有人在。為甚麼呢?是因為這些害人之物都有肉厚味美而可愛的外表,叫人不自覺地把戒心放下,然後放心將牠放入口?抑或是由於牠們存在的另一個角色,如同病菌一樣,平衡和減少物種的數目,因此牠們的毒並非保護自己,而是殺害其他生物!

蕈菌記

話說回來,早在神農氏或更早之前(約公元前四千至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已有採食蕈菌的記載。時至今日,在自然界中可找到的食用蕈菌約有五千種,單單中國就有七百二十種,而傳統藥用蕈菌大摡有三百種。

菇就是蕈菌的子實體,就是孢子擴散器,不同科的蕈菌有自己獨門的散播孢子秘技。由於大部份的菌類都靠風力來傳播孢子,因此你會發覺很多地生菌類都有菌柄,目的是令自己盡量離開地面,相反木生的菌類就欠奉。

形狀方面,冬菇、蘑菇所用的是傘狀擴散器;木耳是耳狀撗散器;雲耳或雪耳是腦狀;松露菌是不規則的圓形;冬蟲夏草則是棍棒形。

蕈菌的分解功能是溫和而不是翻天覆地,原因是牠們的生長速度受溫度和濕度所限制。冬天又乾又冷,不利牠們生長。當大地回春,毛毛細雨加上溫度日漸回升,菌絲便開始在樹林的不同地方伸展。仲夏穩定的高溫和濕度,使菌類以極

文、圖:野外動向 Hong Kong Discovery
特別嗚謝﹕白鼻心
原文轉自﹕野外動向 Hong Kong Discovery雜誌 vol.6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