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行衛徑群巒(第一、二段)

 
 
生活頻道 上山下海 寫作人分享 野外動向雜誌
2018-02-07 (Wed), 12:00

衛奕信徑由前港督衛奕信爵士提議修築,於1994年底動工,並於1996年1月21日正式啟用。它全長78公里,是香港第二長的遠足徑,亦是首條由私人團體發展的遠足徑,所以在每段的起步點均可見到刻有贊助商名字的石碑。這條唯一橫跨香港島、九龍、新界區的遠足徑深得經驗行山人士和遠足競賽運動員歡迎,更吸引很多團體在此舉辦遠足競賽,例如每年一度的雷利衛徑長征。


大潭篤水塘

衛奕信徑的起點位於赤柱峽道,終點在南涌,途經香港各大小水塘,包括大潭篤水塘、黃泥涌水塘、九龍水塘、城門水塘、船灣淡水湖。走在衛徑上,要攀越多個香港的山嶺和走上連綿的石級,極消耗體力,並不適合初參與遠足的人士。不過,沿途風光明媚怡人,可以欣賞到香港多個海灣的全景,以及從多角度縱覽全港各地景致。衛徑全徑分為10段,每段都有清晰的指示版。每相隔500米便設有一標距柱,有助遠足人士在緊急情況下向支援人員提供確實的所在位置。

走上孖崗山

第一段又稱為鴻燊段。從赤柱峽道開始,步上孖崗山約1,300石級,經過紫崗橋再踏上紫羅蘭山,到陽明山莊止,全段約4.8公里。雖然參考指引說走畢全段需約2小時,但由於上落級多,而且沿途風光一再留人俯瞰,相信以一般遠足步速走畢要多需半小時。

面對連綿的石級,與石屎路和時間競賽的同時,不妨留步欣賞赤柱正、後灘的風光;觀賞修築後的美利樓,感謝望海觀音百年來守護這漁村海港。不久便到達觀景台,有標距柱示W001。從這裡可遠眺左面的鶴咀山和蒲台群島,還有右面的南丫島景色。經過孖崗山兩個山峰(南峰高386米,北峰高363米),一口氣下行千多級,是時候鍛鍊四頭肌和腳力了。


從孖崗山回望赤柱半島

接走紫羅蘭山

經過紫崗橋,沿左面的引水道走會通往淺水灣峽。小休過後拾級而上美麗的紫羅蘭山(433米)。大潭中水塘和大潭篤水塘的景致漸漸映入眼簾,再走遠一點,還可以看到遊艇停泊於大潭灣內。紫羅蘭山共有3個山峰,最高為436米。上落山峰的路段幾乎都鋪設了石屎,然而中段接走起伏不平的山路,雙腳有幸回復原始的避震能力。看見標距柱示W008便開始進入灌木林,不久便見到陽明山莊屹立於前。下山前,可以先於路旁一開揚位置遠觀香港仔一帶景色,享受港島區高廈依傍山邊的氣勢。以黃泥涌水塘為目標下降,勿忘欣賞大頭茶在十月至一月份的花期吐豔。

踏上渣甸畢拿

於陽明山莊的超市補給後,可到第二段的起點燒烤場野餐。第二段開始時與港島徑第五段同在渣甸山(433米)上,經過石礦場後,衛徑第二段接上小馬山(標距柱W012前行300米),終點在康怡花園,而港島徑卻直走往畢拿山。這段路的分支稍多,遊人應留意指示和路牌。第二段全長6.6公里,雖然比第一段長,但由於沒有太多上落石級,2.5至3小時便可完成。

走過孖崗和紫蘭後再踏上渣甸山頂一點也不吃力,而且本段走在叢林之間,泥地之上,令人感到與自然十分接近。遙望繁忙的香港九龍商業區,綠林與繁囂在咫尺間,與方才赤柱鄉郊的感覺迥然不同。到此段為止,都是環繞大潭水塘而行。望到石礦場在不遠處,便是時候步進大潭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


石礦場

於小馬山飽瞰全港

沿石礦場旁小徑上行小馬山,是此段最後的長石級路。步上峰頂後應留意衛徑的指示柱往北走。走在山脊上,感覺輕鬆,向左觀望依依不捨港島的美麗海景,向右望見目標不遠的九龍東與維多利亞港景致,整個小小的香港就在眼前。遊人還會留意到山麓上有一枝枝的鐵杆,那些是避雷針。末段緩緩向下行,過小馬山橋後聽聽右方淙淙流水。與小溪為伴走不久,到達鰂魚涌緩跑徑。見到標距柱W016應往西下行,途中會經過觀音園,可在旁邊的涼亭稍作休息。接走柏架山道到鰂魚涌樹木研習徑的起點,便是時候返回繁忙的鬧市了。

交通
於中環交易廣場乘6、6A、6X、260號巴士,於赤柱峽道下車,起點處有指示牌和石碑。只走第二段可於北角碼頭乘41A、63號巴士,或香港仔華富邨北乘315號巴士,於黃泥涌峽道下車,步行到起點。

文、圖: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Team & 楊險峰 Jacky Yeung
原文轉自:《 Hong Kong Discovery 野外動向 》雜誌 vol.3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