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冰川探索

 
 
生活頻道 環遊世界 寫作人分享 野外動向雜誌
2018-06-20 (Wed), 09:00

今次推薦的是極具挑戰的冰川探索之旅,目的地是位處海拔2,926米、世界有名的埃基斯峰冰川 (Eggishorn Glacier)。

Day1

從布里格 (Brig) 乘列車前往費爾斯 (Fiesch),那裡是登上埃基斯峰的重鎮,而唯一直接到達的纜車線路便是從費爾斯出發的。早上來到費爾斯,首先到當地一所運動中心與專業教練見面和收拾裝備,了解行走冰川的要點和學習使用工具後,就乘坐登山纜車向埃基斯峰出發。

到達埃基斯峰後,一行十人便跟隨教練開始探索冰川之旅,沿途欣賞就在不遠處的壯麗冰川景色。瑞士大部份登山路線的設計,都是從山頂向下走,一來讓旅者輕鬆自在享受其中,二來讓旅者更容易適應高海拔地勢。即使您不是登山能手,都能參與其中,享受瑞士大自然之美。步行約個半小時後,大隊來到一間以原木搭建的餐廳,餐廳的設計與當地環境非常融洽。大家用餐過後,便到阿萊奇冰川 (Aletsch Glacier) 的起步點,正式漫步冰川。阿萊奇冰川是阿爾卑斯山脈中最大的冰川,流經瑞士南部許多的山峰,埃基斯峰就是其中之一個。


沿高海拔地勢向下走

有專業教練的帶領,於冰川上進行任何活動基本上都很安全。我們在教練指示下用專業繩索將隊員串繫起來,確保每人相隔約兩米,並且以一致的步伐前進。除親身體驗在冰川上步行外,教練更在沿途講解冰川的結構和形成過程,「實地教學」!。即使是地理門外漢如我,對於冰川有更深的了解,確實地展示了香港人所期望的「深度旅遊」活動模式!

阿萊奇冰川的步行路線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旅者不需走回頭路,不但省卻時間,還可以多了解周遭的事物。我們步行到終點時,發現已經有預先安排好的汽車接載我們。不過,教練與我選擇沿著隧道步行,通過長長微弱燈光的隧道回到纜車的中途站,再轉乘纜車返回費爾斯市鎮,路線設計真是週到。


從香港帶到瑞士的裝備

阿萊奇冰川 

冰川是長年以冰塊組成的巨大河流,所以亦稱為冰河。在終年冰封的高山或兩極地區,多年的積雪在重力作用下被擠壓成冰塊,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資源,也是繼海洋以後最大的天然水庫。

阿萊奇冰川是阿爾卑斯山脈中最大的冰川,覆蓋了瑞士南部超過120平方公里的地區。2007年8月18日,攝影師史賓莎拍攝了一幀照片,照片中600位志願人士赤裸地站於阿萊奇冰川上,目的是讓世界注意全球暖化以及冰川融化問題。瑞士的冰川預計會在2080年消失,其中阿萊奇冰川在2005至2016年已經後退了116米。


阿萊奇冰川

Day2

從登山人士聚集熱點城市布里格出發,前往坎德施泰格 (Kandersteg),短途停留半天,為明天旅程保留體力。今天乘客的列車,經過一條於1913年投入服務、歷史悠久的勒奇山隧道 (Lötschberg Tunnel)。它是貫通阿爾卑斯山脈南北地區的主要隧道,隧道下400米的地方,剛建成了一條新的隧道勒奇山基礎隧道 (Lötschberg Base Tunnel),它是瑞士近年一項大型工程的一部份。到達坎德施泰格後,我參觀了一間鐵路公司,加深了對於阿爾卑斯山脈大型鐵道工程的認識,更明白到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育絕對可以平衡共存。

隨後急不及待收拾行裝,然後前往許多旅者夢寐以求的旅遊勝地——策馬特 (Zermatt)。由布里格乘坐火車到策馬特只需個半小時,策馬特是個熱鬧的旅遊城市,這裡是阿爾卑斯山脈地區內中最受旅客歡迎的山城之一。當晚,我入住當地著名的百年旅館 Hotel Alpenblick。它背靠馬特洪峰 (Matterhorn),見證著策馬特百年來的變化。這裡的交通工具只有馬車、酒店專用電動車和單車,可見策馬特在環保與旅遊發展兩方面所花的心思。

  

Day3

經過昨天輕鬆旅程,體力充沛的我準備登上馬特洪峰,一嘗在夏天的瑞士滑雪的滋味!馬特洪峰是熱門的滑雪勝地,終年積雪,當地更有專業的滑雪學校提供服務及租賃器材。早上到馬特洪峰纜車 Matterhorn-Lifts總站旁與已預約的滑雪教練見面,然後到 Dorsaz 運動用品店提取預留的滑雪器材,隨後就乘纜車向馬特洪峰滑雪場地進發。

經過五小時既好玩又刺激的滑雪體驗後,回到酒店稍作休息。黃昏時分,把握拍攝瑞士晚霞幻變的一刻,然後到訪附近一間專門介紹策馬特和馬特洪峰歷史的博物館。在這裡,遊客可以了解策馬特如何從一個山腳下的小農村,發展成今天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看過馬特洪峰的變遷、回味今晨的夏天滑雪之樂後,我便回到 Hotel Alpenblick,吃一頓地道的瑞士菜餚作為總結。

文、圖: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Team & 陳嘉俊(Jan佬)
鳴謝︰瑞士旅遊局
原文轉自:《 Hong Kong Discovery 野外動向 》雜誌 vol.4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