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郊野,防止山火」是漁農自然護理署每年重點護林項目之一。郊野公園範圍佔全港土地面積百分之四十。漁護署負責管理及保育這大片綠林山野,制定不同的政策和規劃,保護這個大自然的瑰寶,讓它可持續發展下去,留給下一代。
香港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發生山火,但通常在十月到翌年的四月期間,天氣乾燥,故此容易發生山火。漁護署將這段時期定為郊野公園的山火季節,簡稱「火季」。火季的實際開始日期,會視乎天氣情況而作出微調。火季的定立是為了有效運用資源,在火季期間,漁護署會根據《打火指引》,策略性地安排一連串有關防止山火的工作。
每年郊野總被山火蹂躪,尤其在清明、重陽山火高危日,有時單日更錄得全港山火的數目可達數十宗。為了善用有限的資源,消防處主要負責郊野公園地區外發生的山火;漁護署設立的滅火隊,負責撲滅郊野公園範圍內發生的山火。現時總共有二十隊滅火隊,火季期間通常一日最多十三隊,在山火瞭望台或郊野公園管理中心二十四小時當值。滅火隊隊員一兼多職,在非火季的日子,他們會修橋補路、負責颱風期間的工作、興建燒烤爐及自製郊野公園的路牌等等,可真多才多藝!
火災危險警告訊號
火災危險警告訊號分為紅色、黃色及綠色,由香港天文台根據天氣情況而發出,以提醒巿民可能在郊區發生火災的危險。在火季期間,郊野公園入口處會設有「火災危險警告」牌。
紅色:天氣極為乾燥,火災危險性極高
黃色:天氣乾燥,火災危險性頗高
綠色:天氣潮濕至乾爽,火災危險性頗低
如發現山火,立即致電:
999 通知消防處或警務處
2720 0777(24小時山火熱線) 通知漁農自然護理署山火控制中心
撲滅山火大揭秘
在火季期間,山火控制中心有職員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當值,與不同的政府部門保持緊密的聯繫,其中設有消防處的電話專線,一旦有山火發生,便會即時通知消防處保持戒備狀態,作好準備提供協助。山火控制中心像大腦般運作,是個制定救火策略、作決策的地方,並且協助訊息的傳遞及發放最新山火的消息等等。除此之外,山火控制中心設有二十四小時山火熱線給巿民提供有關山火的消息。
山火控制中心一旦收到在郊野公園範圍內發生山火的消息,首先要確定火場的位置,然後指派就近火災的滅火隊到火場作首次撲救,再評估火勢、火場面積、是否需要增援等因素後,若火勢有蔓延的跡象或不能在短時間內撲熄,便會立即通知山火控制中心增援,同時要求消防處增加人手,而消防署成了火場最後總指揮。
如果火場的地點距離車路偏遠,車程頗長,滅火隊怎可以最短時間到達火場?得到其他部門的支援及協助,滅火隊隊員可從海、空方面迅速抵達火場,例如:海路由海事處以船協助,空路則由飛行服務隊運送隊員。在郊野公園內找到的直升機坪,就是作運送火隊隊員救火或物資到較難到達的地區。
撲火攻略
從電視熒光幕上,總是看見救火人員手持火拍,彷似雜亂無章地怕打火焰,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撲滅山火看似簡單,並非如此簡單。
直接撲救法
最常用的滅火方法,利用簡單的工具,一個拿背泵,兩個持火拍。首先,背泵噴出來的水向火焰的底部降溫,再利用火拍有節奏地輪流直接撲打,一噴一打,直到火焰撲滅為止。撲火也要技巧──重打輕舉,以免煽動風力;一打一拖,減少氧氣與火焰接觸,如果處理不當,反而助長火勢。
間接撲救法
反燒法在危急的關頭才可考慮使用。根據火頭蔓延的方向,選擇在短時間內蔓延不到的地方,運用點火器起一個較小的火,將可助長火勢的燃料燒掉,那麼猛烈席捲而來的大火因沒有燃料而減低蔓延速度。這種以火攻火的方法,易受地勢風向所影響,須要有經驗的人評估及執行,否則便會弄巧反拙,適得其反,火愈燒愈旺。如火龍太長,可分多組打斷火龍,將火趕到較為潮濕的山谷中,火便會自然熄滅。
滅火隊會在火場等待,直至山火完全熄滅為止,以免死灰復燃。撲火固然需要大量的體能,但少不了智慧的配合。與山火鬥智鬥力,絕非易事!
滅火工具
火拍:1.7米長,主要拍打地面火,但面對樹冠火,則作用不大
背泵:可載16公升水,噴出的水並非用來淋熄山火,而是把火焰降溫
高壓水泵:如果山火發生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時,能在短時間內噴出大量的水,以撲滅面積較大的山火。
山火分級制
漁護署制定了一套有系統的指標來估量山火程度──山火分級制,分為三個級別。這跟消防處的火警分級不同。
最初接報的所有在郊野公園範圍內發生的山火,都被列為一級山火。倘若火勢太猛烈且蔓延性大,山火控制中心將火災升為二級山火,要求消防處增援,並由消防署接手主導,再配合民安隊及飛行服務隊等部門,攜手合作救火。如果火勢完全不受控制,火災便列為三級山火,並要求其他政府部門支援,全力撲滅山火。
根據不同的山火級數,安排不同的政府部門協助撲滅山火。因為在一日可發生幾十宗山火,這樣便可快捷靈活地調動人手,善用資源。
以史為鑑
本港史上最嚴重的山火,莫過於一九九六年發生在八仙嶺郊野公園的山火,事件轟動整個社會,因此政府及巿民提高了對山火的警覺性。每年政府都會進行跨部門大型山火演習,以流暢分工協調的步驟,不同的政府部門及制服隊伍負責不同的範疇,如打火、救人等。漁護署、民安隊、消防處、政府飛行服務隊、醫療輔助隊、香港警務處等等,集不同部門之力,一起撲滅山火,保護香港的山巒綠野及巿民的生命。
防患於未然
防止山火發生的最根本方法,是事先做好預防工作,將火災發生的可能性或破壞力降至最低限度。
山火瞭望台
- 建在群山之嶺或山火黑點上,處於有利的位置,居高臨下,平均分布全港,能有效地監察山火的情況。
- 有人曾提出用衞星探測器代替山火瞭望台,監察本港山火的出現,但礙於香港只是地球上的一小點,衞星探測器監並不能提供足夠的解像度。
- 舊式的山火瞭望台只有一層的平房(如:大埔滘),新式的是兩層樓房(如:烏蛟騰)。
蓄水池
- 主要建在林區,充份利用當地的資源,在全年有水流的地方如溪澗建造堤壩,將池底的沙石掘深移走,以儲存大量水源,以作支援用水,撲滅山火。
水缸
- 是大型地下石屎水缸,分佈在重要的林區,每個水缸可儲水22,000公升,用水車運載水注滿水缸供滅火之用。
防火界
策略性地選址(在林區邊緣、一些重要的地理位置,如:山脊、山火黑點等),以防止山火蔓延。
- 隔火路
闊至少20米,需要清除植被或燃料用。
原理:若山火燒到隔火路邊,火勢將會熄滅或因少燃料而減慢蔓延速度,可隔斷山火蔓延的路向。
- 綠帶
闊20米,主要是種植台灣相思(外來物種)或荷樹(本地品種),由於其生長速度快且防火功能好,直距較密,形成樹帶。
原理:通常較少的草本植物在林底生長,加上樹下的氣溫較低,所以能減慢山火蔓延速度。
打通小徑,興建林道,方便救火
在火季來臨前,漁護署的職員都需要仔細檢查、維修以上的防山火設施,以確保其正常運作,應付火季突發的山火。下次到郊野公園進行活動時,可以細心看看周邊的事與物,感受一下大家同心合力防止山火之決心!但有可能因為人的不小心,輕易地將這一切化為烏有!
撲滅山火的漫長生涯
駐守在八仙嶺郊野公園內鶴藪管理站內的農林助理員廖福生,是滅火隊隊長,在郊野公園從事撲滅山火的工作已有二十六個年頭。皮膚黝黑的他,身上滿佈打火時留下的傷痕,透露著他平時工作時的辛酸、刻苦。
滅火隊彷如山火衝鋒隊,第一時間趕到山火現場,並且長時間逗留在火場撲滅山火,一定面對不少困難。廖福生娓娓道來滅火隊隊員救火時的血和淚:「山火,顧名思義,是在山上的火,通常我們都需要徒步到火場,這的確需要大量的體力,對隊員來說是體能的考驗。在夜晚救火,需要摸黑離開火場,單憑手上的電筒不足以照到地上的山墳洞,有時會差錯腳,掉進洞裡去。在北區的密林中,仍遺留著以前啹喀兵時代的子彈殼,所以救火時聽到有可疑的聲音便盡量遠離些,我亦曾因子彈爆開而受傷。在高高的草叢中埋藏著捕獸器,不易察覺,有可能誤中陷阱。水源也是一個問題,在大型山火中,通常揹上火場的水不足以救火,但在火場附近難以找到水源。」看到他們的體力、毅力與魄力,年輕一代也自愧不如。
從事滅火工作這麼長,廖福生得到不少深刻的體驗,語重深長地說:「每次打火都是辛酸史,難忘的經驗實在數之不盡!講起大型的山火,不得不提八仙嶺那場令人心酸的山火,希望行山人士以後不要在郊區食煙,留下火種,火一發不可收拾,並不能在一時三刻撲熄火山,而是需要時間去救,而我們每次出動最少幾個鐘。」廖福生接著說:「有位同事打完通宵火後,十分疲累,下山時一不小心跌進不知礦洞或墳洞,幸好當時他背著空泵,最後都沒有大礙。」
縱使面對不少的挑戰及艱辛,廖福生與他的同事仍很專注地工作。縱然在撲火方面年資很高,他們仍熱愛他們的工作。有甚麼去支持他們對工作的熱誠?廖福生誠心地說:「我們的團隊精神,令大家互相照顧,互相協調,互相投入。救山火,一個人是不行,如沒有水,即使有火拍又有何用?」不難感受到他所指團隊精神,「手足之情」可見一斑。
救火需要體力,這班救火群英也趨老化,在沒有新血的加入下,已開始青黃不接的情形,恐怕火拍無人接捧,這也是滅火隊將來面對的問題。
護林.救樹.植林
在山火過後,山林變得滿目瘡痍,對生態環境、土地外觀等造成嚴重的影響。有見及此,漁護署有計劃地將燒焦的土地進行復修,進行植林,回復舊貌。
植樹的品種要視乎目的。在沖刷區,可植種耐旱、快長大的樹種,如台灣相思樹等;而在低地、山谷或生態價值的地點,可種植多些本地品種,如:木荷等。
植樹的品種:四成來自外來物種,六成則是本地物種。
每年所花在植林上的支出只是冰山一角。如要計算一場山火的損失,應該要包括以下幾項:
- 生態環境受損而引致重建環境的費用
- 撲滅山火所需的費用
- 山火引起的空氣污染引致受影響的人健康及治療損失
- 山火引起空氣污染傷害周圍動植物和水土質素
- 重植火災區樹苗的費用
因此,一場山火何止損失百萬元!
漁護署在郊野公園由興建防山火設施(護林)到撲滅山火(救樹),以至種植樹木(植林),由既是滅火隊,又是管理站的漁護署員工,一手包辦。他們是郊野公園的守護者,默默地為保護香港百分之四十的綠野而奮鬥!
行山安全小貼士
秋高氣爽,正是行山郊遊的好季節。想玩得開心又安全?郊遊之前,應該留意個人身體健康狀況、天氣狀況、火災危險警告信號或其他天氣警告信號等等。如果選擇在秋冬時分比較乾燥的日子行山郊遊,有可能遇到山火。
安全指引
■ 時刻小心火種,切勿在非指定的燒烤地點或露營地點生火煮食。
■ 請勿吸煙;煙蒂和火柴必須完全弄熄才可拋棄於垃圾箱內。
■ 隨時留意有沒有飛灰和火煙味。
■ 山火蔓延速度極難估計,如發現前路有山火,即使相隔很遠,也不應冒險嘗試繼續行程,以免為山火所困。
應變措施
■ 遇到山火時,應保持鎮靜,切勿驚慌。
■ 切勿試圖撲滅山火。
■ 估計當時情況,以便迅速離開火場。
1. 山火的蔓延方向:避免跟山火蔓延的同一方向走避
2. 附近小徑的斜度:應選擇較易逃走的小徑
3. 附近植物的高度及密度:應選擇少植物的地方
■ 沿現有的小徑逃生會比較少障礙,且走得更快。
■ 若山火迫在眉睫又無路可逃,則應以衣物包掩外露皮膚逃進已焚燒過的地方,這樣可減輕身體受傷的機會。
■ 如情況許可,切勿往山上走,因會消耗體力。
■ 切勿走進矮小密林及草叢,山火在這些地方可能會蔓延得很快,而且熱力也較高。
鳴謝:漁農自然護理署、民眾安全服務隊、周錦超博士
特別鳴謝:漁農自然護理署郊野公園主任雷明惠、漁農自然護理署防火主任程天成
文、圖: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Team
圖:漁農自然護理署、民眾安全服務隊
原文轉自:《 Hong Kong Discovery 野外動向 》雜誌 vol.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