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星火
生活頻道
綠.生活
寫作人分享
遊與學
野外動向雜誌
2021-04-22 (Thu), 07:00
香港山嶺丘壑滿佈,雖是彈丸之地,但超過百分之七十的陸地面積卻是郊野地區,有繁密林木、茂盛灌木叢、高峻山崗、幽靜溪谷、曲折優美的海岸線、石灘泥灘沙灘等等,難怪吸引無數本地人士和海外遊客,到此行山遊樂,欣賞大都會背後的自然美景。
不過,走在綠林山嶺間,不時發現或大片或小撮被燒毀的焦土,其上的樹木盡毀,只剩下炭黑的枝柴,甚至寸草不生,光禿禿的一片——這就是山火的痕跡。可能我們對山火見怪不怪,甚至以為山火是香港秋冬季的自然現象。其實,香港並沒有天然山火,而在香港發生的山火,往往為這城市的綠野空間、生態環境和社區民居帶來嚴重的破壞。
山火是甚麼?為什麼山火會發生?山火如何影響大自然和我們的生活?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山火的真面目……
燎原之火
綠野山林,是人類寶貴的天然資源。它在社會、經濟、環境、生態各方面為人類帶來了很大的效益,但是全球的翠綠山巒正面對著共同的大敵──野火。
每年秋冬時分,是香港風高物燥的日子,而在港發生野火的消息也不絕於耳。隨著季節和氣候的變遷,大大小小的野火發生在全球不同的角落,有的是天然,有的是人為,但十居其九的野火都是人為所引發。
一場野火,可造成多大的影響?
甚麼是野火?
「野火」,亦稱「山火」、「林火」、「森林大火」,是指發生在郊野地區難以控制的火,有時火勢還會迫近民居,對人類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威脅。
全球野火的發生,主要分為兩大成因:
1. 天然:如閃電、火山爆發
2. 人為:如人為的疏忽所引致、故意縱火、火耕**
**火耕是一種傳統農業生產的技術,用火把大片森林燒掉,開闢出一片平坦的耕地。現時,一些熱帶地區仍沿用這種古老的方式來耕種。
山火分類
根據燃燒的部分,山火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地面火
火沿著地面生長的植物蔓延開去,燃燒地被物、山草、灌木及近地面的根系、幼樹、樹幹下皮層等,是全球最常見的一種山火,亦是本港常見的山火。
地下火
火通常不露出地面,一旦燃燒著森林表層下的有機物,火勢便會突趨猛烈,而又極難撲滅,這種的山火甚少在本港發生。
樹冠火
火沿著茂密的樹梢頂燃燒,迅速蔓延,撲滅難度極高;從樹梢跌下的火球,常導致地面火的燃生,這種山火亦曾在港發生。
火三角
不論哪種山火,都需要符合三個先決條件才能發生。這個必然的關係,叫做「火三角」,闡明了一場火燃燒之規律。燃燒,是物質之間進行放熱化學反應時釋放出熱能和光能的過程,而火是燃燒時的現象。這個化學反應是需要三種元素── 燃料(可燃物)、氧氣(助燃物)及熱能(燃燒點),三者缺一不可。這條火之規律對於策劃防止山火的政策及如何有效地撲滅山火,舉足輕重。

此外,熱浪、乾旱、厄爾尼諾現象等天氣氣象,增加山火發生的危機;風的方向和強弱、環境的潮濕度等環境因素,創造了山火迅速蔓延的條件,增加了山火的破壞力,這使救火人員撲滅野火的工作變得艱巨。
野火面面觀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全球每年約三點五億公頃的土地受到野火的影響,相約於森林總面積的9%,或香港陸地面積的三千五百倍。這些野地的範圍包括林地及其他土地類別如熱帶草原、灌木和自由放牧地等。
發展中國家往往是受到野火最為嚴重影響的國家,山火不僅造成人命傷亡,房屋損毀等巨大經濟損失,還對生態環境構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二零零零至二零零八年間,在埃塞俄比亞發生山火的數目超過二十萬宗,蘇丹則有逾四十萬宗山火。在這些地區發生的山火次數之多,十分驚人。
對於一些山火頻生的發達國家,野火亦帶來難以估計的損失。例如,澳洲擁有發生山火的天然條件──乾燥的氣候和易燃的植被如富含油的桉樹,是地球上最易失火的大陸。儘管如此,澳洲每年逾半的森林大火是由人為縱火引起。2009年2月橫掃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的森林大火,蔓延迅速,最終焚毀約2,000多所房屋,導致173人死亡,7,500人無家可歸,燒焦了45萬公畝的土地,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十五億美元。猛烈的火勢更釀成生態大災難,數十萬野生動物葬身火海,其中一些當地特有物種如樹熊甚至瀕臨滅絕的邊緣。這場澳洲史上最慘重的森林大火,可能是有人蓄意縱火所引發,亦為全球所有地區引以為戒。
鑒於全球人口密度大幅增加,對土地及天然資源的需求造成莫大壓力,人類不斷入侵佔據綠野地帶,無止境地開採大自然的資源,或進佔火災高危的地區作住所,因此引發山火的風險也相對上升,這樣亦對人類帶來循環性的影響。在野火問題嚴重的地區,人們都發現預防山火的投資比危險且成本又高的火災控制更合乎成本效益。野火並無國界之分,因此多國都著重林火的防備工作,加強國際合作及交流,對林火的管理起了積極的作用。
香港野火概覽
香港山多平地少,有逾七成的土地面積屬於郊區,而被劃為郊野公園的範圍則佔全港總面積的四成,當中的崇山茂林,為不同的動物提供理想的棲息地,亦為廣大的巿民提供綠意盎然的休憩地。然而,每年香港經常發生山火,一場山火可以輕易地摧毀野生動物賴以維生的棲息地,破壞大自然綺麗的風景,產生對人類有害的污染物,威脅郊遊人士寶貴的生命,後果堪虞。

在香港,消防處負責撲滅全港所有地方發生的火災,山火(Vegetation Fires)是其中一類,而漁農自然護理署成立的滅火隊則負責撲滅郊野公園範圍以內的山火(Hill Fires)。在郊野公園發生的山火,通常是由漁護署作初步的處理,如果火情不能在短時間內控制,消防處會加入協助撲滅山火工作。
從消防處的行動紀錄所見,每年全港發生數以千計的山火,數目驚人。據漁護署資料顯示,平均每年約有百宗山火,焚毀大片林地。
香港有天然的山火嗎?
曾聽說過外國有天然的山林大火,那麼香港也有天然引發的山火嗎?
這是一大錯誤的觀念。根據本地的學者的研究及香港山火發生的情況來看,香港的生物地理環境,不能引發天然山火,山火全是人為引起。
就全球而言,只有少數地區有天然山火,這都與地區本身的氣候有關。世界上發生天然山火的國家或地區,如澳洲、南非、希臘、美國加州等,她們的氣候屬地中海型氣候,雨量較少,夏天炎熱且乾燥,同時雷電頻率高,旱雷引發森林大火的機會極高,這種氣候為天然山火的發生創造了合適的條件。

© Tourism Australia
反觀香港的亞熱帶季候風氣候,雨量充沛,夏天炎熱且潮濕,植物生長茂盛而濕潤,雷電大多發生在夏天,天然山火在此氣候難以發生。雖然秋冬季較為乾燥,但清涼的氣候無法產生足夠的熱量作燃點,使植物燃燒起來。
另外,植物獨特的天然繁殖方式,也提供了重要的線索。野火對某些植物物種極為重要,在那些天然山火經常發生的地方,那裡的植物物種為了適應惡劣的環境,便發展了獨一無二的適應能力──就是透過火的刺激來生長及繁殖,以減少物種間的競爭,完全體現「適者生存」的道理,如澳洲的山龍眼。相反,香港沒有這類型的植物,這可間接證明香港並不是屢屢發生天然山火的地區。
山龍眼
以上所提及的種種原因,都排除了香港有天然引發山火的可能性。
為甚麼香港會發生山火?
山火在香港一直頻繁地發生,不過,本港並沒有天然山火的紀錄,而大部分的山火都是由人為疏忽所引致。其中最主要的成因:
郊遊人士的疏忽
- 野火燒烤或在野外煮食後遺下火種
- 隨便拋棄未熄滅之煙蒂
刻意縱火
- 清理土地以作發展之用
- 村民的習慣
- 在山邊田野燒除雜草垃圾時,火勢失去控制,波及鄰近地區。
傳統文化
- 清明及重陽時節掃墓,慎終追遠,是炎黃子孫的傳統美德;但有些掃墓人士焚燒冥鏹香燭便離開,未有將火種完全熄滅。
- 在節慶的日子燃放孔明燈,向上天祈福許願,但孔明燈有機會失控墮落在林中燃燒植被。
- 有些人相信「火燒旺地」的風水說法,以放火燒雜草的方式,火勢容易失控,四散蔓延。

防止山火 人人有責
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高樓大廈林立;難以想像的是,在繁華綺麗的背後,隱藏著山巒翠綠、綠樹成蔭的一面。本港郊野地區山巒起伏、生態環境多元化、景致迷人、生物多樣性豐富、康樂設施完善、交通方便,每年吸引著數以千萬計的巿民及遊客造訪。要保護這些綠野地帶,你我都有責任。在郊野地區,郊遊人士應在指定地點生火,如隨意生火,可被檢控。
法例與執行
- 《林區及郊區條例》(香港法例第96章)
在林區、植林區或郊野範圍之內或附近生火或正使用已生起的火,即屬違法。
- 《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香港法例第208A章)
違者可被檢控罰款可高達25,000元及監禁1年。
- 《刑事罪行條例》(香港法例第200章60條 (3))
蓄意用火摧毀或損壞財產者,須被控以縱火。一經定罪,最高刑罰可被判處終身監禁。
鳴謝:漁農自然護理署、民眾安全服務隊、周錦超博士
資料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消防處
文、圖: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Team
原文轉自:《 Hong Kong Discovery 野外動向 》雜誌 vol.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