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的晚上,一群人聚集在灣仔藍屋前,準備踏上號稱「黑鼆鼆」的鬼故事團。本希望藉此應節,刺激一下弱小心靈,但一圈走完,才發現看著回憶逝去的失落,比甚麼猛鬼更心寒嚇人。
導賞團的領隊是在灣仔住了二十多年的街坊Maria。在灣仔這號稱香港其中一個最「猛鬼」的地區,她娓娓道來一個又一個街坊口耳相傳的都市傳說。「這裡以前是家戲院,即使票只賣了一半,都會『全院滿座』……」她站在一座外表平平無奇的商業大廈外,向參加者說道。
如果香港給人的印象是華洋薈萃,那麼灣仔可說剛剛好是東西文化的分水嶺。香港成為殖民地後,中環和金鐘是軍政中心、洋人高尚住宅區,華人則住在「下環」灣仔。作為華人在香港早期的聚居地,今天的灣仔既有新潮一面,又保留不少歷史印記。
其實,各種驚慄故事只是包裝,鬼故團真正的意義,是讓社區裡關於「人」的故事,能夠一直流傳下去。留屋留人、依然充滿生活氣息的舊唐樓藍屋,是香港保育老建築成功的一例,現在成為區外人認識灣仔街坊文化的窗口。舉辦導賞團的,正是保育藍屋的功臣、社會服務機構聖雅各福群會。「我們邀請了約九位街坊當導賞員,他們有時帶團,其他時候在藍屋當值,與街坊和參觀者談天說地」聖雅各福群會團隊主任周希旋(Suki)說。植根灣仔的聖雅各,亦有在中西區和土瓜灣辦本土導賞,主題五花八門,卻離不開「生活」,讓街坊成為故事主角、靈魂所在,向參觀者分享曾經的兒時玩樂好去處、基層美食的聚腳點等等。
「灣仔是華人在香港早期的聚居地之一,既有新潮的一面,又保留不少歷史建築。正如在短短的皇后大道東上,就可以看到四、五個保育舊建築的不同案例,很特別」Suki介紹道。不過,並不是每個保育方式都盡得民心。鬼故團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街坊導賞員對於保育個案的直言不諱。路過舊灣仔街市,Maria感觸很深:「很多外人看到,都覺得現在的灣仔街市是三不像,既沒有原來的味道,看著還覺得有點滑稽!」
以前街坊買菜的街市、城市裡少有的特色建築,頭上長出了四十五層高的現代住宅大樓。裡面的店舖都是精挑細選,消費偏高,據知是要配合樓上住客的生活水平。「我們當初還想像它能夠保存得更好,誰知保育之後,我們現在都不會走進去了,它跟我們本土坊眾已經沒有聯繫,既不是街市,又沒有平民化的商店。這樣保育下來,意思也不太大了。」
已經消失的舊灣仔街市(左圖:舊貌;右圖:現狀)
一九三七年興建,以現代流線風格建成,採用當時亞洲地區最先進的設計,簡潔實用,天台還有遊樂場。二零零九年,灣仔街市重建,但只保留了外殼,成為一個住宅樓盤的基座,裡面則面目全非,由有機食品店、餐廳、家品店等進駐。
Suki說:「我們就是要讓街坊暢所欲言。關於保育重建,政府、市區重建局和發展商的論述,有各種主流媒體、宣傳渠道發放,但街坊作為這個區的重要持份者,可能另有一些看法卻不易被人了解。我們希望透過導賞團這渠道,讓公眾人士聽得到他們小眾的聲音,同時鼓勵團友們反思這個城市的發展。」所以,她直言導賞團的目標對象倒不是遊客,而是真.香港人。
參加導賞團最珍貴的,是思緒與街坊連結,感受到他們對記憶流逝的惋惜與感嘆。口述歷史總是比教科書、互聯網上的更生動精彩,也和一座座有形的建築一樣,應該要保育承傳。 這一晚,趁眼前還有可看、耳邊還有可聽,要好好記住與珍惜。
文: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Team 圖: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Team、受訪者提供
原文轉自﹕《 Hong Kong Discovery 野外動向 》雜誌 vol.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