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下飛羽

 
 
生活頻道 野生探索 寫作人分享 野外動向雜誌
2020-10-22 (Thu), 08:30

秋來春去,候鳥隨季節交替轉換棲息地。在長途遷徒遇上颱風是嚴峻的考驗。到底颱風怎樣影響候鳥橫越南北半球的野外長征呢?

在東亞地區,數以百萬計的雀鳥在熱帶的越冬地(北緯20度以內的地區,包括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及夏季繁殖地(北緯35度以上的地區,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北部及俄羅斯東部等)之間南北往來遷徒。幸運地,香港在這條雀鳥遷徒路線上,因此我們才有機會欣賞到來自不同地區變化多端的「飛羽」。

自小熱愛觀鳥的Geoff Welch,對鳥類遷徒情有獨鍾,從而展開了他在香港鳥類遷徒研究的生涯。在春季和秋季,Geoff長期駐守香港的南極──蒲台島,皆因那兒是陸鳥和海鳥遷徒的熱點。大地回春之際,很多陸鳥從菲律賓及婆羅洲長途跋涉,飛越南中國海至中國南部。有時候,體積細小的鳥兒甚至不眠不休,花至少三十六個小時完成1,000公里以上的路程。但陸鳥不能在海上著陸,颱風對牠們的遷徒構成重大威脅。

  

颱風襲港時適宜觀鳥嗎?Geoff解釋道:「颱風來臨前夕,風平浪靜,不少受颱風影響的陸鳥會來到蒲台島逗留一至兩天,補充體力後,再上征途。相反,海鳥隨強風而來,隨強風而走,所以打風時正是觀看海鳥的最佳時機。海鳥的一生都在海上渡過,遇上強風實屬平常,所以牠們只在颱風的高峰期間較接近岸邊。然而,不諳強風的陸鳥在海上遷徒,卻可能因為沒有地方著陸而喪命,只有幸運或強壯的陸鳥才能支持飛到陸地。」

打風期間觀鳥,要注意的事情也特別多,Geoff舉例說:「颱風襲港期間,首先要應付惡劣天氣,風大雨大,不方便隨處走動。你必須懂得找個理想地點避開風雨,也可安然坐著觀鳥,等待鳥兒的來臨。我從不冒險站在開揚的地方做『傻事』。」

颱風將不可能都變成有可能。藉著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碰上香港罕見的雀鳥。Geoff根據以往觀察所得的經驗說:「二零零六年颱風珍珠從東南面吹來,經過菲律賓中部、香港至東面,將來自南中國海東面的海鳥及婆羅洲東面的陸鳥吹離遷徒航道,當中包括首次來港的海鳥玄燕鷗及陸鳥赤翡翠。然而在二零零七年,颱風浣熊由西南面吹來,經過越南和香港,再返回西面。本來很少海鳥和陸鳥在西南面遷徒,但颱風浣熊竟將馬來八色鶇帶來香港。這是本港第二次同類的雀鳥紀綠。這隻艷麗的雀鳥大有可能從婆羅洲西面遷往越南的途中,被颱風吹往香港的蒲台島。」

Geoff對颱風有不一樣的感受:「最難忘的,是颱風浣熊來臨時,風向由七級東北風轉為七級南強風,所需時間只有十秒!這突然180度的風向轉變,考起島上的漁民。吹東北風的時候,蒲台的漁民將他們的漁船駛往蒲台島港;但南風突然刮起,他們的漁船即時暴露於狂風駭浪,差點沉沒。電光火石之間,漁民熟練地把小船轉過來,駛往港口的避風處。我上了難得可貴的一課──『千萬不要相信颱風!』。」

  

圖:受訪者
資料整理: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Team
原文轉自﹕《Hong Kong Discovery野外動向》雜誌 vol.5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