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下水底,不只可以專門研究某種生物的習性,還可以幫手統計香港海底生物的數量及分佈,每個香港市民都可以參與——只要你懂潛水!
我是劉志聰博士(圖左),於漁農自然護理署服務超過十年,現任職於海洋護理科,負責一切牽涉海洋護理、宣傳教育、活動籌劃、海豚擱淺及其屍體處理……等等,工作範圍極之廣泛,最開心是能夠和不同範疇的人們和市民大眾互相傳遞海洋訊息。
我是吳偉銓博士(圖右),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海洋護理主任,一切和海洋保育有關的東西都是我的職責,例如珊瑚礁普查、宣傳教育、監察海中工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等等,江湖傳聞我潛過香港九成半的海域……在我的工作中,珊瑚礁普查是我覺得最有成就感的。
珊瑚礁普查真是你們做的嗎?
我們只是幕後策劃人,其實是市民大眾負責做的!珊瑚礁普查每年由六至十二月舉行,四至五月我們便會邀請公眾自願組成潛水隊報名參與普查。
劉博士:但是如果人手不夠,我們也要出手相助呢!
珊瑚礁普查流程:
開始招募(每年四至五月)
↓
簡介
↓
分配調查點(共三十三個)
↓
調查,通常一日內可完成(七至九月)
↓
收集結果
↓
公佈結果(約十二月)
其實珊瑚礁普查是甚麼?
珊瑚礁普查是全球性質的,一九九七年起在香港首辦。香港漁護署與珊瑚礁普查基金合作,自二千年起主辦香港的珊瑚礁普查。在二零一三年,有五十支潛水隊、超過五百名潛水員參與珊瑚礁普查。
怎樣做珊瑚礁普查?
我們會分派一支隊伍到每個調查點,提供給他們的東西有地圖、全球衛星定位(GPS)資訊、一條一百米的樣線,和附有指標品種圖片的紀錄表。為了保持資料穩定,每個地點每年放置樣線的位置都是一樣的,他們要根據GPS準確地在海底放置樣線,然後分成不同組別,沿著樣線採集以下三類資料:
魚類:每五米記錄一次,在樣線上停留三分鐘,記錄看見的指標魚類和數量。
無脊椎動物:沿樣線劃出五米乘五米的正方形,地毯式搜索生物。盡量以觀察方式進行,雖然有些生物喜歡躲進縫隙,也不主張翻開石頭或珊瑚尋找牠們。
珊瑚覆蓋率:每半米採集資料一次,記錄樣線下之海床狀況(如泥沙、石頭、珊瑚:軟珊瑚、最近死亡的珊瑚等)。
另外,他們也可記錄其他有用的海底資料,比如白化珊瑚的百分比、病態珊瑚或其他罕見生物(如海龜)、船錨破壞珊瑚、炸魚的痕跡(用炸藥捕魚以致珊瑚炸碎),或在海底發現漁網、漁籠等,多的話會找人清理。
指標品種
想了解更多>> 香港珊瑚礁普查
為甚麼香港的珊瑚似乎沒有外國的茂盛?
全世界來說,珊瑚區的分佈主要在赤道附近,而香港是位處亞熱帶,不會如赤道地帶般有大量碳沉積,因此香港的珊瑚不會像澳洲大堡礁般一層一層。大堡礁那些叫珊瑚礁,香港的叫珊瑚群落,但兩者都十分重要,為不同的生物提供了居住地和食物。
由普通市民負責做的珊瑚礁普查,收集的數據有沒有學術價值?
珊瑚礁普查的調查方法較簡單,較適合普羅大眾。它的好處是每年都做,而且使用統一的統計方法,因此數據相對可靠。如果有一年某個數據特別奇怪,表示環境可能有變,我們的科學團隊可以在該區進行深入的專題調查,因此珊瑚礁普查的數據也是很實用的!
珊瑚礁普查的另一意義是宣傳,每年一度鼓勵市民一同潛下水,看看香港的海底到底有多麼的漂亮,不一定要到海外潛水呢!例如西貢的橋咀島極近民居,但水下的珊瑚和生物美得不得了,這在全世界來說也是很罕見的!
那麼,香港的珊瑚群落有沒有出現過異常情況?
吳博士:根據多年來收集的數據,大部分地區的珊瑚數量都很穩定,有些地區更慢慢有上升。除非有很突然的事情發生,例如在一九九七、九八年時,全香港低層的水突然缺氧,那年全港很多珊瑚都白化和死亡了。這些事件都可以透過珊瑚礁普查的結果反映出來。
香港哪裡有美麗的珊瑚?
吳博士:香港的珊瑚群落主要集中在東至東北水域,因為東邊水域較清,鹽度較高;西邊則混合了珠江的淡水,海水較為混濁。赤洲、甕缸灣、橋咀島、東平洲、海下灣的珊瑚覆蓋率都很高,珊瑚礁普查的三十三個調查點也已有穩定的珊瑚群落。
其實全世界記錄到的珊瑚有八百至一千種,香港就找到其中八十四種(接近十分之一),和加勒比海的珊瑚品種數目差不多!
你們做了甚麼去保護珊瑚?
珊瑚受到的天然破壞我們也無法阻止,所以人為的保護最重要。根據珊瑚礁普查的結果,我們在最近十多年在珊瑚較多的赤洲、甕缸灣、橋咀島放置三角浮標,圍成珊瑚區,並派傳單和貼紙提醒船家不要在珊瑚區內拋錨。這方法的成果越來越好,漁民和船家們也很合作,因為他們也知道美麗的海底是他們的生財工具。如果破壞了珊瑚令魚無法棲身,他們也無法維持生計;又,如果沒有美麗的海底,哪有人遊船河和潛水呢?
潛水困難嗎?
劉博士:潛水現在已經普及了!很久以前學潛水時,你需要學會很多技術,例如穿泳衣跳下五米深的水池,池底放置了面鏡、呼吸管、鉛帶等,你要一口氣潛到池底,穿好整套裝備再上水。到我的年代已經不需要了,人人都可以潛,十二歲甚至八歲的小孩都可以。以前潛水用具較原始,一定要很熟水性才可潛。現在儀器和設施越來越新,越來越為人們度身訂造,所以只要不怕水就可以了。
香港是潛水的好地方嗎?
劉博士:在香港學懂潛水是特別了不起的!外地的熱門潛點通常水清,但在香港,你要克服到能見度低、水溫低、大浪等許多不理想的情況,如果這樣也能夠學得好,去到外地潛水便得心應手!
文、圖:劉志聰博士、吳偉銓博士
鳴謝:漁農自然護理署
資料整理: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Team
原文轉自﹕《 Hong Kong Discovery 野外動向 》雜誌 vol.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