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東網
本港最近天氣酷熱,天文台更錄得入夏以來市區最高氣溫攝氏三十五點六度,是一九六八年以來七月最高溫日子,亦是一百三十一年以來第二最熱的七月日子,室外如此高溫,市民都寧願走到公眾地方歎免費冷氣,但總不能24小時都留在室外吧,如果想留在家休息又擔心一直開冷氣電費很貴該怎麼辦呢?
以下將會教你幾個不用開冷氣也能讓室內環境變涼快的妙法!
儘量保持整個室內佈置整潔,減少雜物堆放,有助改善室內空氣流通。至於把窗戶大開,是否真的有助通風?關鍵是要注意時段!由於夏天日間室外氣溫較高,如果室內的門窗大開,外面的陽光就會直接照到室內使室內溫度迅速飆升,所以應儘量在早晚較清涼之際開啟門窗通風。
家具擺設也是影響室溫的一個因素,布藝、皮質等家具在夏季會讓人覺得悶熱。想將室內變得更涼快,不妨換上造型簡潔和色調偏冷,例如鐵製、藤製及玻璃製的家具,不僅在視覺、觸覺上讓人感到涼爽,而且還可以吸收室內部分熱量,輔助降溫。
圖片來源: Google: 玻璃家具
在床上鋪竹蓆是傳統的降溫法。夏天較容易出汗,因此睡房寢具應儘量選擇天然、透氣、環保的紡織品,例如純棉、亞麻、竹纖維等材質,吸濕力較強,觸感舒適柔軟,長時間使用也能保持清爽。
圖片來源: 涼蓆
一般而言,西斜的單位午後室溫偏高,如果從下午西斜時間就開冷氣,整個夏天累積的電費相信應該不少。現今市面上有一種隔熱紙能夠阻絕紫外線和熱輻射,貼在西斜窗的窗面上可以降低室內溫度二至三度左右,使用後大約可以節省兩成的冷氣電費。
隔熱窗簾能有效阻隔熱能及調節光線,夏天拉好窗簾就能防止室外熱能進入室內。窗簾能有效阻熱,白色窗簾或百葉簾能夠阻擋陽光中40至 50%的熱量;厚窗簾或竹簾,雖然會影響視線,卻能阻擋60至 80%的熱量。
圖片來源: 隔熱窗簾
要讓單位看起來清爽涼快,可使用以白色為主調的佈置。白色不但能增加空間感,還能營造明快寧靜的氣氛,讓人情緒穩定。入夏添置一些色調清涼的飾物擺設,是最省錢有效的一招,如為檯燈換個白色燈罩、在洗手間放一套冰藍色的沐浴用具等。
圖片來源: 淡色的佈置
許多電器在使用時均會發出熱量,如冰箱、電燈等,如果你正開著冷氣,最好不要在冷氣旁邊放大型的電器,如電視、電腦等,因為它們發出的熱量會導致冷氣長期運行,增加秏電量。所以業內人士建議,若果你不是必須使用這些電器,最好還是把它們關上。
如果室內使用太多燈光,會使人感覺較熱和煩躁,使用暖光燈亦會增加室內溫度,可在基本的閱讀光線下使用局部照明檯燈和落地燈,用低瓦數的冷光燈取代暖光燈,柔和的燈光能為夏季帶來清涼的感覺,而且還能慳電。
圖片來源: 冷光節能燈
綠色植物和屋內水分也十分重要。在室內培植綠植,不僅使人賞心悅目,還能調節室內空氣,炎炎夏日在家裡多放置一些植物,有一定的降溫作用。居住在頂樓或有露台的市民可嘗試玩玩「垂直綠化」,將攀沿植物種在牆壁、陽台、窗檯、屋頂等,改善悶熱的居住環境。
圖片來源: Google: 擺放綠色植物
用濕地拖抹地後,開風扇令地面水分蒸發;在牆角放一盆水,也可在風扇前放一盆冷水,開著風扇令水分蒸發可以令吹出來的風更涼快,這樣能起到降低室溫的作用。
想讓室內環境變涼快不一定要直接開冷氣,只要我們在生活上多用點心思,其實還有許多妙計可以讓我們為室內環境降溫,而且還能節省電費。試想想,如果我們由早到晚都只會依賴冷氣的話,全港的室外溫度就只會愈來愈高,而且更會影響城市的空氣質素。
Source : C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