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郊野公園

 
 
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 香港郊野
2015-06-08 (Mon), 16:43

城門郊野公園是香港最早期三個郊野公園之一,其範圍北起鉛礦凹,南至城門水塘道,西起大帽山,東至草山及針山,佔地1,400公頃。由於是最先發展而設備亦最完善,所以甚受廣大市民歡迎。

數百年前,水塘周圍原為天然森林地帶,人煙稀少。清朝初年,一名明朝遺將淪為海盜,在河谷下游建城寨為巢穴,故該處得名城門。後來,城門水塘工程於一九三六年完成,適逢英皇喬治五世登基廿五週年紀念,故又名為銀禧水塘。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佔領香港期間,城門水塘附近的林木被大量砍伐。戰後才設立植林區,重新培植林木,保護水土。初期以山松為主,稍後則多用愛氏松、紅膠木、白千層及台灣相思等品種。當城門水塘滿溢時,水浸白千層的奇景便在水塘東岸可見。

在二十世紀初,城門區內共有七條村落。較多客家村民在該處聚居,種植稻米、茶葉及菠蘿。由於興建城門水塘,很多村民已遷離該區。而昔日的大圍村及張屋村的歷史資料已標示在城門水塘前的傳意板上。

城門郊野公園內設施齊備,分別設有廁所、茶水亭、避雨亭、護理員站崗、緩跑徑、自然教育徑、觀景台等。而麥理浩徑第七段第八段由公園東南面的孖指徑伸展,至西面的荃錦公路。近鉛礦凹處更設有露營場地。

城門郊野公園遊客中心位於小巴總站側,內設展覽介紹水塘歷史、建設及早期採礦工業的資料,中心內更展出昔日的農具及開礦用的工具,及介紹郊野公園內的礦石及動植物標本。中心開放時間為上午九時三十分至下午四時三十分,逢星期二休息。

建議路線

環繞城門水塘一周,從遊客中心前的路口出發,沿菠蘿壩自然教育徑,經家樂徑、白千層林、石澗、緩跑徑,後至主壩返回菠蘿壩。走畢全程只需三至四小時。

交通

在荃灣兆和街乘搭82號專線小巴至城門水塘菠蘿壩。

文、圖: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Tea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