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旅行遠足界一代宗師―李君毅Ⅰ

 
 
生活頻道 人文故事 寫作人分享 野外動向雜誌
2019-10-16 (Wed), 10:30

獨放扁舟西海去 未名灘畔沐秋涼

李君毅,號千景堂,筆名孟岑樓 (註一)、方寸木、一心和李中一。1918年12月12日生於廣東中山縣隆都鎮涌邊村,2009年1月9日於港島瑪麗醫院逝世,享壽92歲 (註二)。 

先生1933年隨父母來港定居。1934年初中畢業於石岐中山縣立中學。1937年正值抗日戰爭時期 (註三),先生聯同中山市沙溪鎮涌邊學校李華日校長籌募設立一所容書萬卷的圖書館,更與校方合作在校內開辦免費夜校,並親自編印教材為村內成年失學群衆啟蒙文化,更藉此宣傳抗日救國大義。1938年高中畢業於廣州「省立第一中學」(註四),同年冬重居港島。1939年4月香港青年記者學會假座堅道中華中學主辦第一屆「中國新聞學院」開學典禮,先生脫穎出衆,以第一名被錄取。同年8月8日修業期滿,大部分肄業生回國加入新聞採訪或編輯行列,惟先生則更上一層樓,1941年12月2日首先乘船往越南,後從雲南入四川成都考入金陵大學(註五)就讀新聞系,惜逢戰亂,經濟補給被迫終斷,惟有以半工讀方式鍥而不舍苦撐下去。期間燕京大學也因戰亂從北平遷到「金大」附近,先生得悉「燕大」以新聞學系最強,遂加修由張琴南、蔣蔭恩和張明煒教授的高級課程、吳宓先生所授的西洋文學和蕭公權先生所授的西洋政治思想史。如此說來,先生可說既是「金大」學生,也是「燕大」學生。1948年以優異成績獲頒金陵大學文學士銜。

先生於1949年在上海結婚,證婚人是亦師亦友的中國著名漫畫及散文學家豐子愷先生。先生於1953年在香港創辦「李氏書樓」,教授英語、會話、文法、作文及翻譯;其賢內助李江景緹女士乃浙江寧波人,學貫中西。夫妻育有三子、四女 (註六) ,夫人負責教授英文打字、CIF計算法及出入口貿易知識,可謂夫唱婦隨,桃李滿門。先生又於1968 至1971年期間曾在珠海書院任羅香林助教兼任「香港風光」講師。

1973年先生雙耳失聰,1975年「李氏書樓」停辦。  先生在旅界德高望重,貢獻殊多。1992年榮獲全港第三屆傑出長者獎狀。其他還有中國香港旅行遠足聯會榮譽會長、樂善行名譽會長、友晟出版社名譽顧問等。先生高足陳溢晃、資深報人兼體育界名人韋基舜、旅聯顧問朱石年先後撰文推崇他為「現代徐霞客」、已故旅聯公關顧問宋三郎稱他為「行壇泰斗」、山林隱士筆名介子則冠以「一代巨人」之雅號、綠林高人黃梓莘讚為「旅行界哲人」、前旅聯主席黃振聲則賦以「至善禪師」之名」、旅聯學術顧問梁榮亨稱他為「泰山北斗」、亦有後進者尊他為「老祖宗」。時勢做英雄,先生得以一代强者處於領導地位,已故林金城(未名社創辦人之一,成立於1958年)及也有現代徐霞客之稱的旅行家朱維德(人稱朱翁)更賦以「戴高樂」的渾號,象徵有冒險犯難,獨斷獨行,勇往直前的精神;亦相等於論語所說「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之義。此外,著名報刋專欄作家小思、陸離、石琪、葉彤及香山亞黃也是早期山海行友之一,且分別在其專欄撰文推崇先生的豐功偉績。

2004年先生更設「茂芳冊府」於樂善行工作坊,藏書萬冊;而「茂芳冊府」四字則由亦師亦友饒宗頣國學大師親題,尤以「冊府」二字,先生更高度激賞,特修函恩師敬謝,稱「此乃晚一生最榮樂事,何止雀躍三百而已。」 筆者按:部分資料是參考旅聯顧問朱石年先生於2000年夏為《旅聯之聲》撰寫「記我的朋友李君毅」大作。

註一:孟者、首也。岑樓,指峯之銳者。
註二:先生堅持懷胎期間也算一歲。
註三: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變」,天津、上海先後淪陷。
註四:1935年改稱廣東省立廣雅中學。前身是廣雅書院,1887年由清朝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州西村籌建,正式建成於1888年,是當時全國四大學府之一。
註五:金陵大學是美國衛斯理會(Methodist Church)在中國創辦的基督教會大學。金陵大學1888年創立時名為匯文書院(The Nanking University),1910年匯文書院改為金陵大學 (University of Nanking)。1934年,金大又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承認與其他國際間之大學同等學術地位,並能自行頒發獲國際認可之學士和碩士學位。1937年因抗戰遷至四川成都華西壩,1946年遷回南京。
註六:二女李芝不幸於兩歲時夭折。

文、圖:中國香港旅行遠足聯會會長 梁文偉 先生、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Team
原文轉自﹕《 Hong Kong Discovery 野外動向 》雜誌 vol.6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