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蟲害、病害的天然選擇

 
 
生活頻道 綠.生活 寫作人分享 野外動向雜誌
2018-06-22 (Fri), 15:00

我們挑選蔬菜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為何市埸上供應的蔬果,卻還是那樣的完美無瑕、令人垂涎慾滴?可能我們早已默許了使用化學農藥來‘保障’蔬菜的產量及外觀。可是,殘存的農藥對人體及環境做成了深遠的影響;其中許多的有毒成分巳進入蔬果的組織內,再不會經浸洗或烹調而消失;更多的農藥殘留則會經由蒸散進入大氣層、或直接滲入水源及土壤中。 目前全球巳上市的農藥超過六百餘種。農藥的發展,由早期利用魚藤精及除蟲菊精等天然物,迅速發展成擁有龐大市場的化學合成品。

全球農藥的銷售額超過298.8億美元,並不斷上升。單是在台灣,平均每年每人便分配到差不多2公斤的農藥。雖然由兩年前起,全球農藥的市場銷售額在扣除通貨膨脹和貨幣因素的影響下下降,但是現代農業對化學農藥巳產生了極強的依賴性,對人類及環境皆構成了極嚴峻的影響。 其實,正如有機耕種的原則一樣;衹要我們遵循及運用自然生態的法則,拒絕使用化學農藥、不加入對人體或環境有深遠影響的有害物質,也同樣能種植出有益味美的蔬果。(天然的農藥當然也不是完全無害,但它們遠較毒性更強的化學農藥來得安全。)天然農藥的持久性較低,容易被水沖去;大部分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很容易被陽光、空氣及微生物分解。而且有機耕種更會首先考慮促使生態平衡的農業防治方法,最後才會考慮使用天然農藥。 以下我們特別介紹一些本地蔬菜常見病害、害蟲及自然防治的方法,讓讀者對有機耕作有進一步的認識。此外,還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則選購蔬果,就是盡量挑選適時適地生產的作物。商人們往往為了更豐厚的利潤,在不合適的時節及環境種植,於是便往往需要用上更多的農藥來防禦病害及蟲害。

農業防治 利用輪耕、間作、深耕、清除雜草腐物等改進農作物生長環境的方法,加農作物對病蟲害的扺抗能力。此外更需適當照料農作物,提供充足的水份及養份;與及在適當的季節栽種植物,才可令農作物健康成長,自行產生抗拒病害的能力及避過害蟲的活躍期。 自然農藥 自然農藥可分為蟲害防治及病害防治兩類: 蟲害防治——可分為植物性殺蟲劑及非植物性殺蟲劑。植物性殺蟲劑包括有主要防治蚜蟲的除蟲菊、防治紅蜘蛛、蚜蟲、果蠅及介殼蟲等的蒜精、辣椒粉及胡椒粉、防治蚜蟲、甲蟲、葉蚤、果蠅等害蟲的魚藤、樟腦油等等。非植物性殺蟲劑包括有木醋液、糖醋液、誘殺瓜果蠅的酵母粉、煤油、及專門對付粉蝨的脂肪酸的鉀鹽類M-pede等。

病害防治——可分為植物成分、礦物成分、植物加礦物成分等類別。

植物成分的自然農藥包括有防治葉片病害的草木灰、防治土壤病害的燻炭等。

礦物成分的自然農藥包括有防治褐腐病、斑病及白粉病的硫黃粉及消石灰等。而植物加礦物成分的自然農藥,包括有混合的消石灰草木灰和消石灰草木灰樟腦等。 生物防治 方法包括吸引害蟲的當地天敵如瓢蟲、蜘蛛、蝙蝠、青蛙、蟾蜍等生物,捕食害蟲。另外也有使用性誘劑及各種吸引害蟲的糖水、過氣啤酒及腐爛瓜果等誘劑來誘捕害蟲。

另外,本地的有機農場普遍使用一種叫BT(蘇雲金桿菌)的微生物,當害蟲吃下它們時,BT製造的含有毒素的結晶體便會令昆蟲的胃壁碎裂、腸臟麻痺。而且BT衹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一至三天。 物理防治 利用手捕、水力、誘殺或隔離等物理方法,也可以不使用化學農藥而同樣達到防治效果。本地有機農場常掛有吸引許多昆蟲的黃色紙板,在上面塗上生膠黏液或貼上雙面膠紙,誘捕害蟲,效果非常顯注。另外也經常使用的方法,是使用反光而輕薄的物料、如佈置聖誕節用的金屬色條子,繫於田間,驅嚇雀鳥及某些害蟲。

文、圖:Organic Farm、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Team
原文轉自﹕《 Hong Kong Discovery 野外動向 》雜誌 vol.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