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就算在香港這彈丸之地,自然資源也非常豐盛,現在就讓我向大家一一介紹吧!
雖然香港過往最聞名的是城市的高速發展及密集的人口,在過去數十年來,香港的自然生態更趨多樣化,而本地居民及外地遊客卻逐漸發現,香港原來擁有豐富的大自然資源(包括多樣化動植物種類和人文地理環境)。即使身在城市的您,亦容易察覺身邊的鳥語花香。我們希望藉此專欄,為讀者介紹在香港各種的生態旅遊路線及有趣故事,讓大家能更深入認識及欣賞香港的自然寶藏!
如果想參與各式各樣的生態旅遊活動,先從自己的出生地入手。你又對香港有多少認識?香港擁有多少生物品種?東南西北有什麼特殊的生態環境?
首先從地理上了解香港,香港三面環海及位於華南沿岸地區,西面靠近珠江河口和鹹淡水交界水域、東面受著海洋性氣候所影響、南面被數十個外海島嶼包圍(分別有担扞群島、萬山群島、北尖、三門列島和桂山連島等等)。因此,東西兩面生態環境孕育了不同的生命!
香港土地面積約1,114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800多公里。香港的水域面積約1,640平方公里,當中包括260多個島嶼。香港雖然面積小,但卻擁多元化的生態環境,為不同的生物提供適合的生境。陸地的生境包括由市區的公園,郊區的荒廢農地、果園菜田、種植區和村後風水林等,另外,香港有四成的面積為郊野公園範圍,幾乎涵蓋所有的生態境地如草地、灌木林、叢林及次生森林等。除此,眾多的河流溪澗亦穿梭其中,加上水塘、魚塘和淡水濕地等。海洋的生境也是同樣的多樣化,包括沿岸的近岸生境如岩岸、石灘、泥灘及沙灘等,另有紅樹林、海草床及珊瑚群落等,加上香港同時擁有西面的河口性及東面的海洋性的海洋環境,這種種造就了香港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動植物多樣性 在眾多動物中,昆蟲所佔的品種數目最多,超過萬個品種,當中包括2,200多種蛾、272多種蝴蝶、134多種蜻蜓(包括豆娘)及多種甲蟲。香港爬行類動物中,包括12種龜(當中5種為海龜)、25種蜥蜴及53種蛇(當中6種為海蛇)。有記錄的25種原生兩棲動物當中,只有盧氏小樹蛙是香港特有種。而香港瘰螈及香港湍蛙,其後亦被發現分布於廣東一帶。(數字逐步增加)。根據過往紀錄,香港有55種陸棲哺乳類動物 (當中25種是蝙蝠),但當中很多都是在晚間出沒,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牠們的存在,如穿山甲、豪豬、野豬、臭鼩、果子狸及豹貓等。有些哺乳動物如恆河彌猴、長尾彌猴、松鼠則較為常見。25種蝙蝠,當中大部份都以捕食昆蟲為主。香港以擁有繁多種類的雀鳥舉世聞名,超過584種的記錄(相當於全中國野鳥數目的三分之一)。
香港境內高達3,300種維管植物(包括原生及外來物種),其中大部份均為開花植物。但由於原生林木大多數受到早期戰爭所破壞及燒燬,因此部分郊野林木為次生林。
雖然香港已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亦是世界知名的海港!但香港仍擁有眾豐富的海洋生態境地,包括80多種石珊瑚的紀錄,大多在香港東面水域。淡水生境約有淡水魚達194種,當中以鯉科、鰕虎魚科、鰍科和麗魚科為主,而南中國海更超過3,300多種海水魚。
四億多年的地質歷史 今時今日各界人士口中的東平洲、果洲群島、黃竹角咀、馬屎洲、西貢橋咀島連島沙洲等地質公園早已存在,部分地點已有四億多年的地質歷史,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已經存在。 我們怎樣知曉史前的狀況?地層,有如一部浩繁的歷史巨著,記錄了地球古時的歷史,對探索、研究古時的地理環境和古生物的演化過程,提供了重要的線索。香港與火山,看似風牛馬不相及。倘若追溯至侏羅紀時期,便有全然不同的局面。當時,香港正位於火山活躍地帶,地殼活動頻繁,整段火山活躍時期直至白堊紀為止,維持了二千多萬年。這些火山爆發非常猛裂,甚至達到摧滅性的程度。在漫長的歲月裡,香港經歷多次地質重大的演變,才能擁有目前如此多采多彩的地質地貌。
以生態旅遊為主導的導賞活動著重傳遞訊息,引導參加者欣賞當地的自然資源與歷史文化。這是一種極具環境保育及可持續發展的活動,正因如此,我們希望每位參加者持以下四種〔基本態度〕參與有關相關活動:
▲資料來源:《Hong Kong Discovery 野外動向》雜誌 , 野Guide & 部份文字、影片授權轉自《AFCD自然護理科/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科/香港天文台》
注意事項:
【第四屆全港小學野外大搜查】學界比賽